“綠色奧運” 122億美元扮靚北京
2001.08.01 15:31:22
據新華社報道
“綠色奧運”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三大主題之一,體現了中國2200年以來的哲學思想的精髓,即環境與人類生存之間的和諧統一!熬G色奧運”主題將貫穿在籌備和舉辦奧運會的全過程。
以申辦和舉辦奧運會為契機,北京市在2007年之前將投資122億美元,完成20項治理環境的重大工程,提前3年達到城市總體規劃中制定的環境目標。到2008年,北京將為運動員們提供一個清潔的環境。
北京235年來沒有5級以上地震
北京位于太行山東麓,距渤海180公里。北京235年來未發生過5級以上地震,其構筑物和建筑物均按抗震烈度8度設計。近50年來未發生過洪水等重大自然災害。
北京簽訂了16項國際環境公約
中國有健全的環境與資源管理機構和相應的法律法規,簽訂了16項國際環境公約。國家、北京市及其區、縣均設有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部門,依法進行行政管理,并全力支持北京奧申委的工作。奧申委遵照國家及地方政府法規履行職責,并同公共管理部門密切合作。北京市政府負責其轄區內所有的環境保護與資源管理事務,包括建在北京的所有奧運會場館及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活動。
奧申委每月聽取環保意見
奧申委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推行的ISO14001環境管理標準,確立2008年奧運會環境管理體系。奧申委下設環境生態部,負責有關奧運會的環境和生態保護工作。奧申委建立了由國內外專家、非政府環保組織組成的咨詢機構,每月召開例會聽取意見。此外,還聘請了國際知名的公司提供環保咨詢。
確保奧運不對生態有負面影響
目的: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提供良好的環境,確保奧運會活動不對生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辦成一個真正的“綠色奧運”盛會。我們為奧運會所做的環境改善工作將促進北京環境總體規劃的實施,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優先考慮:使用清潔能源,防治交通污染,改善空氣質量;加速建設污水處理和回用工程;防止固體廢物污染;保護文物古跡;植樹造林,促進生態良性循環。
綠色奧運重點行動計劃
奧申委與北京市環境保護局、20個民間環保組織共同制定了《綠色奧運行動計劃》,包括1998—2002年投資56億美元,2003—2007年投資66億美元的環境保護計劃。計劃要點如下:
政府承諾總體規劃中列出的20項重大環保工程,2008年之前全部完成。
奧運會籌備、舉辦和賽后全過程將引入戰略環境影響評價(SEA)和環境影響評價(EIA)標準,根據評價結論制定環境管理規劃(EMP)。
開展10項由公眾參與的社會環;顒。
在奧林匹克公園內建立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由政府和公眾共同推進環境教育。
在設備的采購和設施建設的招標過程中,鼓勵設計部門、建筑承包商、供貨商、贊助商和專利出讓者優先考慮環境保護因素。
夏秋季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中國政府全力支持北京申辦奧運會,并且將派出經驗豐富的專家參加奧運會的環境管理,采納奧申委改善環境的建議。奧申委在做好申辦奧運會環保工作的同時,全力支持市政府完成環保規劃。
《綠色奧運行動計劃》得到了全市50多個民間環保組織的支持和響應,其中一些民間環保組織的負責人被聘為奧申委環境顧問。在制定環境計劃的過程中,奧申委吸收了非政府組織關于建設綠色社區、綠色校園、綠色商業區、垃圾分類和保護野生動物等建議。
法律的保障、政府的周密組織和公眾參與,將使環境規劃順利實施。
1998年以來,北京市投資36億美元治理環境,天然氣用量增加兩倍,城市污水處理量增加了一倍,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提高30%,夏秋季節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已經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準。
2007年新車尾氣排放將減少60%
市政府認為空氣質量是一個重要的健康和環境問題,每天對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及懸浮顆粒物進行監測。2008年奧運會期間,北京將會有良好的空氣質量,達到國家標準和世界衛生組織指導值。同時,北京市政府將繼續致力于提高全年的空氣質量。
1999年北京市已執行嚴格的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2007年將實行更嚴的標準,新車尾氣排放將減少60%。目前已有60%的公共汽車和40%的出租車使用氣體燃料,這一比例到2008年將分別達到90%和70%。目前全市地鐵日客運量
130萬人次,到2008年達到266萬人次;公共電汽車日客運量也將從986萬人次增加到1950萬人次。
憑奧運比賽門票免費乘公交車
奧運會期間市內將每日增加130萬人次的交通量,北京市將實施公交車輛優先政策和憑比賽門票免費乘坐公交車的方案,鼓勵使用自行車,在奧運村內設置自行車道。場館間和奧運村內的交通全部使用超低排放和零排放、低噪聲的機動車。
奧運會設施建設將采用符合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護要求的材料和設備。所有施工工地將采取措施減少揚塵,避免施工噪聲擾民。
奧運村建免沖洗生態廁所
到2008年城市垃圾將全部進行安全處理,垃圾資源化率將達到30%,分類收集率將達到50%。奧運會垃圾全部分類收集、集中處理,回用率達50%。奧運會臨時建筑和家具以及廣告牌使用再生或可回收材料制作。
北京市1999年日處理污水108萬噸,2008年將達到280萬噸,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污水回用率達到50%。
北京的飲用水質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值,飲用水源將繼續得到有效保護。在奧運村和奧運會場館使用節水設備,建立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統,采用節水式免沖洗生態廁所,奧運會場地的綠化選用耐旱植物品種。
2007年,北京市天然氣用量將增加5倍。市區生活全部采用清潔能源。在奧運村和比賽場地最大限度使用風力發電,利用地熱、太陽能提供熱水,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以減少能源消耗。
鐵人三項賽為大鯢讓路
實施國家西部開發生態建設的戰略,到2005年完成三道綠色生態屏障:
山區林木覆蓋率達到70%;
五河十路兩側形成23000多公頃的綠化帶;
市區建成12000公頃的綠化隔離帶。
奧運會工程用地的綠化面積將達到40%—50%。奧林匹克公園中將建設 760公頃的綠地。
北京市正在實施投資3800萬美元的文物保護計劃,修復了帝王廟、白塔寺、先農壇等一批文物。
文物保護專家參與了申奧工作,奧林匹克公園中的文物的周圍環境將得到改善。奧運會期間將合理組織參觀人流,有效保護文物。
奧運會設施和路線均避開了水源及自然保護區,原定的鐵人三項運動線路,因保護大鯢,調整了賽場。
提倡市民少開車
北京奧申委充分認識到體育是推動地區乃至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將不遺余力地宣傳普及奧林匹克運動的三大支柱之一———環境保護。
提倡市民少開汽車;教育中小學生使用再生紙,愛護野生動物;商店、飯店、餐館安裝節水、節能設備,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不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設備。
開展庭院綠化社區競賽活動,動員家庭開展垃圾分類。要求公交和出租車司機經常保養車輛,確保車容整潔,排放達標。
召開國際性專家學者參加的體育與環境研討會。
場館的繼續使用符合發展規劃
北京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對奧運會規劃的所有設施和重大活動已編制了長達400頁的初步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報告中提出的改善環境的建議將在設計和施工階段得到貫徹落實。環境評估結論是:奧運會設施周圍環境將得到極大改善,賽后場館的繼續使用符合城市總體發展規劃。國內外專家論證認為,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可信。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已納入北京市總體規劃。
場館周圍八成以上路燈用太陽能
奧申委經常接到研究部門、高等院校的專家關于采用對環境有益的新技術的建議,許多已被采納。例如:
奧運會將以高于電網的價格購買風力發出的電量,用于滿足各運動場館
20%的用電需求。北京周邊地區的風能年發電量將由目前的1.25億千瓦小時,增加到2008年的10.70億千瓦小時。
奧運會場館周圍80%—90%的路燈將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
采用全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技術,供應奧運會90%的洗浴熱水。
中國正在開發應用燃料電池技術,奧申委希望舉辦奧運會能推進這項技術。
北京計劃投資100萬美元新增地熱井160多眼,增加地熱源熱泵空調系統。
使用衛星全球定位系統將減少交通堵塞,減輕污染。
用納米技術生產建筑材料,可增加抗菌、抗老化和分解有害氣體的能力。
這些已得到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局長簽署的保證書。
提前6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北京市將提前6年完成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減少排放溫室氣體的計劃,并承諾節約能源。
組織國際青年營中的各國青年開展“綠色奧運”理念研討會。
組織各國和地區體育代表團植樹,共建奧林匹克紀念林。
在企業中廣泛開展國際標準化組織推行的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實現清潔生產。
奧申委和奧運會組委會將成立一個有工業協會、商業機構和贊助商組成的環境與商務顧問小組,為奧申委、奧運會組委會出謀劃策,并為贊助商提供投資的機會。
7、8月間早晚氣溫不太高
北京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近10年來北京地區的氣象觀測資料表明,7月25日至8月10日期間,北京逐日平均氣溫介于24.5℃—26.1℃之間;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3點,且持續時間較短。由于北京早晚溫差較大,上午和傍晚的氣溫并不甚高。北京市濕度適宜戶外活動。
極少出現連陰雨天氣
奧運會期間,雖然北京降水日數略多,但大多屬于陣性降水,歷時比較短,雨過即天晴,極少出現連陰雨天氣,對各項賽事不會產生明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