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人們往往易動“肝火”,出現急躁、心煩、暴怒等情緒。心理學家將這些癥狀稱之為“情緒中暑”。據測算,在正常的人群中,約有16%的人會在夏季產生“情緒中暑”。
“情緒中暑”,對夏季養生危害甚大。特別是老年人,由于“發火”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甚至會引發猝死。
防止“情緒中暑”,要特別注意“靜心”養生。俗話說:“心靜自然涼。”遇事戒躁戒怒,心平氣和;要根據夏季天氣炎熱和晝長夜短的特點,及時調整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學習和休息計劃;注意夏季的起居養生。居室要注意通風。睡眠不足,心情會變得急躁。故應安排好足夠的睡眠時間,尤其是老人中午最好休息30分鐘到1小時。
此外,在飲食方面亦應注意調養,還要根據夏季特點,因人制宜地加強體育鍛煉,保持身心健康。范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