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和菲律賓等亞太國家的新聞媒體14日紛紛發表社論、評論,歡呼慶祝北京申辦奧運成功。
《日本經濟新聞》14日發表文章指出,舉辦奧運會將是中國進一步國際化的里程碑,并有助于東亞地區的穩定。中國將以此為契機發揚國威,加強凝聚力,在經濟上取得新的發展。
韓國許多主要報紙14日都在頭版頭條位置刊登了北京申奧成功的消息,并配以中國人民歡呼申奧成功的大幅照片。《東亞日報》說,北京申奧成功將給中國插上騰飛的翅膀,帶來巨大的變化。
泰國的中、英、泰文報紙14日均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北京申奧成功的消息和照片,并發表社論表示熱烈祝賀。《亞洲日報》的社論說,“這是中國人民自從在東方站起來之后的又一次歷史性的勝利”。
據新華社莫斯科7月14日電俄羅斯各主要媒體紛紛發表文章或圖片為北京獲得2008年夏季奧運會舉辦權喝彩,同時報道了13日在北京舉行的盛大群眾性慶祝活動。
俄通社—塔斯社說,中國北京申奧成功是全中國人民期盼已久的、令人振奮的大事。這個重要事件恰好發生在莫斯科,這里正在準備迎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的來訪。北京申奧勝利必將成為推動俄中最高級會晤圓滿成功的重要因素。
據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歐洲時報》載文:奧運精神大放光彩──祝賀并寄語北京。
北京的成功有益于全中國,也有益于全人類。申奧的成功固然可喜可賀,但更加深遠的意義則在于,北京舉辦奧運會將帶動城市環保、交通、文化等事業,特別是人的思想觀念的巨大發展,并且為中國的進步作出榜樣。通過奧運,促進國家的民主化、國民素質和環境保護整體水準的提高,無疑將強化中國與國際的接軌,擴大各國之間的交往,從而達到共同推進世界的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北京的成功有助于早日實現中國和平統一大業。2008年在北京舉辦的奧運會,很有可能將把一些比賽項目安排在臺灣。這一設想雖然尚需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批準,但的確反映了海峽兩岸同胞非常盼望一同分享奧運盛事的美好心愿。臺灣方面如能借奧運圣火,就此開放“三通”,進而認同“一個中國”的原則,中華民族將在奧林匹克精神的光耀下完成偉大的復興。
新華社專電西方三大通訊社路透社、法新社和美聯社13日晚均從莫斯科發回大量報道,對北京在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體會議上贏得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沒有感到絲毫意外。
據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綜合本社駐中東非洲部分國家記者報道:中東和非洲部分國家新聞媒體和政府官員對北京獲得2008年夏季奧運會舉辦權紛紛表示祝賀,認為北京申奧成功是中國綜合國力和大國地位提高的結果,體現了世界對中國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