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的醫療市場環境正在造就各類形式不同但充滿活力的醫療機構。青島海生腫瘤醫院成立一年來,以新的海洋科研成果作為醫療突破口,以股份制合同制催生全新服務理念,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成為我市醫療界新的亮點。
隨著醫療衛生改革的深化,多種所有制形式的醫療機構開始在醫療市場同臺競爭。股份制醫院是近年出現的新事物。青島海生腫瘤醫院成立于去年3月,是島城醫療界的小字輩。但“年輕”也正是其活力與創新的優勢所在。建院伊始,他們就采用了當時對島城醫療界還比較陌生的股份制形式。握有醫院10%股份的該院張院長對記者說,如何辦好一家醫院,他們沒有經驗,但通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和學習,總結出兩條:一要有特色技術,二要有高效的機制。
“海生”首先打出的招牌是把海洋生物制劑用于腫瘤治療。他們耗巨資購買了海洋科技新成果,并成功研制出抗癌新制劑。專家鑒定認為,該制劑對中早期癌癥患者有較好的治療和抑制作用,即使是轉移擴散的晚期癌癥患者,也能起到減輕痛苦、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一年多的實踐證明,正是這種新技術的應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患者,成為該院最大的“賣點”。
與醫療技術幾乎同樣重要的是醫院的管理,而股份制醫院在這方面擁有許多先天的優勢。首先是靈活的用人機制。這里的醫護人員大部分是合同制,醫院為他們提供各種社會保障和與醫院總體收入掛鉤的工資獎金,但對他們的醫術、醫德等提出了較高要求。其次是該院制定了嚴格的獎懲制度。在這種制度下,醫護人員哪怕是對患者一句生硬的用語,都會受到院方毫不留情地公開批評;一次短時間的遲到,也會被扣掉一定數量的獎金。但正是這種幾乎苛刻的制度,樹立了醫護人員的良好形象,贏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好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18名護嫂和7名護工全部由下崗職工中招聘而來。她們的24小時免費陪護服務和全天候忙碌,為患者帶來了家庭式的溫暖和賓館式的清潔環境。采訪中,一位患者家屬對記者說,這里的門窗、地面、衛生間比他們家里還要干凈。
特色醫療為醫院引來了患者,而嚴格的管理又贏得了患者的信任。該院負責人的一句話發人深思:這里所有人的利益都是一致的,醫院好,大家都好。(本報記者王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