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灣潮起又潮落,日復一日的拍打,聲聲記錄著大青島崛起的歷程。
地處膠州灣畔的膠州市抓住機遇實施開放引資、園區建設、扶持骨干三大帶動戰略,書寫出金膠州的新篇章。
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
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膠州市委、市政府充分認識到對外開放是膠州市最大的經濟增長點。
完善的投資環境是提高投資回報的基礎,膠州市發動十萬筑路大軍,在膠州境內將環膠州灣高速公路與濟青高速公路“串連”起來,并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堅持每年安排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與此同時,膠州市推行了服務承諾制,實現了“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理和一條龍管理”。對于重點外資項目,由市長和分管市長直接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辦理有關手續,形成快速綠色通道。去年,一個投資2000萬美元的大項目,僅用3天半時間就在膠州全部辦完有關手續。
1996年,在世界船用鍋爐生產行業稱雄的丹麥歐堡工業有限公司落戶膠州。去年,歐堡決定在膠州增資擴產,建設世界最大的船用鍋爐生產基地。但是,這一計劃卻受阻于從廠區到海港的15公里內縱橫交錯的高壓線、電話線、廣播線,還有鐵路、公路限高限寬限重的橋梁,因為長11.5米、寬6.4米、高6.5米、重70噸的船用鍋爐不能拆解運輸。
為此,膠州市多方聯絡,投資上千萬元硬化、加寬道路,加固橋涵、擴建碼頭,并對沿線的50多處通訊、供電等線路進行改造,終于保證了大型鍋爐安全順利通過。目前,歐堡工業青島公司已增資560萬美元。
這種急外商所急的精神使膠州市贏得了越來越多外商的信賴。到去年底,該市累計實際利用外資8.24億美元,今年1至5月份,該市合同利用外資達到1.1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511萬美元,出口創匯3.7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0%、65.4%和51%。
尋求生產要素的集聚
近年來,膠州市認識到園區已成為聚集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置,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工業園區的發展層次決定著經濟發展的后勁。
按照“縮短戰線、集中投入,滾動開發,擴大戰果”的要求,膠州市重點開發建設了“一區八園一長廊”。
膠州灣工業園的開發是一個奇跡。1999年1月創園伊始,面對建設資金短缺狀況,管委會積極創新開發機制,采取了政府撥一塊、政策引一塊、土地換一塊、社會籌一塊、建設單位墊一塊、銀行貸一塊,多方籌措資金。一期工程中,五橫兩縱長達8公里的道路由青島公路建設集團投資修建;青島開源熱力公司采取“自己建設、自己管理、自己收費”的方式,投資3000多萬元,建立了工業園熱力公司……
投資效益是最好的招商語言,當第一批企業落戶后,工業園管委會積極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由臺灣福基公司、日本蝶理公司、川島公司等5家企業合資興辦的青島富華紡織有限公司,由于投資各方在合資公司投產后看到良好的經濟前景,因此不久就在保持原投資480萬美元的基礎上,福基、蝶理、川島3家公司又投資興辦了5家企業,出現了“富華裂變”現象。
膠州灣工業園當年引進內外資項目27個,到目前已累計引進內資項目66個,合同利用外資1.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000萬美元,合同利用內資3.1億元,實際利用內資1.7億元。日本旭硝子、美國艾默生等世界500強企業紛紛落戶。
采取“一頂帽子大家戴”的方式,膠州市去年在李哥莊、阜安、中云、北關、南關、膠東、營海等7處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的重點鄉鎮設立配套區,統一政策、統一規劃、重點開發。位于北關配套區內的“皮革城”,集皮革加工、銷售于一體,規劃建設面積1.2平方公里,去年4月份正式啟動,當年即引進32個項目,并且全部開工建設,部分已經投產。
培植骨干企業做大優勢產業
膠州市制定了“突出重點、培植骨干、加大扶持、快速發展”的原則,把培植骨干企業和優勢產業作為啟動新一輪工業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大力推進機電一體化、工貿一體化和產學研一體化,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步伐,推動整個工業的優化升級和持續發展。
根據本地工業發展的實際和國家產業政策引導方向,膠州市確定著力拉長鐵塔、皮革、制鞋、建材、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等支柱產業,著力抓好東方鐵塔、武曉制塔、精細化工、正得鐵塑、金華塑料和大洋集團等6家骨干
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提高企業產品的技術含量,力爭在3年內使其上規模、創品牌,成為國內市場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集團。
與此同時,膠州市調整優化招商布局,走以開放促發展的新路子,努力引進國內的大企業。去年,他們吸引海爾集團落戶膠州,建起了占地750畝的海爾(膠州)國際工業園,規劃投資16億元,3年內銷售收入達到100億元,安置工人1.5萬至2萬人。目前落戶該園的企業已達7家,總投資4.2億元,其中有世界500強之一的美國艾默生電機公司。總投資3000萬港幣的青島海潤電子有限公司、總投資6500萬港幣的海爾世紀(青島)精密制品有限公司和總投資1000萬元的海爾金華塑料有限公司已經投產。
今年4月28日,澳柯瑪膠州工業園又正式奠基,該園區占地1000畝,首期開工300畝,投資2億元,主要從事高科技數碼視聽設備、大型物流中心等產品及業務的開發與經營。
面對我國即將加入WTO的新形勢,膠州市制定出全市經濟發展的新目標———“苦干三年綜合實力進入全省前列!”相信,未來幾年,膠州灣畔的這顆明珠將更加光彩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