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聯盟內務部長日夫科維奇21日宣布,由于執政聯盟內部在是否通過《與海牙合作法》草案問題上意見不一,這一法案已不可能在定于22日舉行的議會聯席會議上獲得通過,南聯盟政府已決定臨時取消在議會會議上審議這項法案的議程。輿論認為,這意味著南聯盟在引渡前總統米洛舍維奇問題上陷入僵局。
本月14日,南聯盟政府通過了《與海牙合作法》草案,這一法案規范了向外國司法機構引渡南聯盟公民的法律基礎,從而為引渡米洛舍維奇等被前南戰犯法庭通緝的所謂“戰爭罪犯”鋪平道路。但組成南聯盟現政府的另一小黨黑山社會主義人民黨的部長投了反對票。他們認為,設在海牙的前南法庭是一個對南聯盟持有偏見的機構,把南斯拉夫公民引渡給這個法庭違背了國家利益,也有損國家的尊嚴。他們表示,如果該法案在南聯盟議會進行審議,他們將投反對票。為推動該法案在原定于22日舉行聯席會議上獲得通過,在過去的幾天里,塞民盟與黑山社會主義人民黨舉行了多輪磋商,但未能說服黑山社會主義人民黨改變立場,致使法案失去了在議會獲得通過的可能性。塞民盟就是在這一情況下宣布放棄在議會審議法案的計劃。
南聯盟政府在引渡米洛舍維奇問題上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今年早些時候,科什圖尼察多次表示聯合國前南戰犯法庭“對塞爾維亞人民抱有偏見”,這個機構的“政治性質大于司法性質”。他還明確表示南聯盟法律不允許向外國引渡南公民。但在4月1日米洛舍維奇被逮捕后,南政府的態度發生明顯變化,《與海牙合作法》草案的出臺就是這種變化的結果。輿論認為,南政府立場變化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首先,以科什圖尼察為首的南斯拉夫新政權執政以來,內外政策都作了較大的調整,使南聯盟的國際地位和形象有所改善。但米洛舍維奇的命運始終影響著南聯盟與西方關系進一步發展。在科什圖尼察看來,盡早甩掉米洛舍維奇這個“燙山芋”,才能爭取到西方的政治支持和經濟援助;其次,科什圖尼察政府地位日益穩固,而米洛舍維奇及其所代表的政治力量已經日薄西山,拋出米洛舍維奇不會影響國家的穩定和發展。
本月29日將在布魯塞爾舉行一個為南聯盟提供經濟援助的國際會議,南聯盟迫切需要這次會議作出對南聯盟提供援助的具體承諾。美國已明確表示,除非南聯盟通過引渡法,并與海牙法庭充分合作,否則美國不會參加會議,也反對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向南聯盟發放貸款。分析人士認為,面對美國壓力,南聯盟事實上已沒有多少回旋余地,關鍵是選擇合適的時機和途徑。科什圖尼察總統20日表示,南聯盟將盡一切努力使法案在6月底前獲得通過。據報道,塞民盟在塞爾維亞共和國議會擁有穩定多數,塞爾維亞有可能首先在共和國議會討論并通過這一法案,使法案在共和國生效。南聯盟能否在布魯塞爾會議開會之前完成引渡米洛舍維奇的司法程序,以便獲得對南提供援助的具體承諾,國際社會將拭目以待。(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