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邊,靠邊,炮來了!”,一片招呼聲中,7、8個身穿迷彩服的武警戰士推著一門軍綠色大炮隆隆而來,正在忙著布置展覽的工作人員趕緊紛紛讓路。
原來,這門大炮是建國50周年閱兵式上的禮炮,被征集為這次“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圖片展”上的展品,武警戰士們親自把它送到了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展覽大廳。
開幕在即的這個展覽,是紀念黨的80華誕的重要活動之一,不僅由中宣部等8個權威部門參與主辦,實力雄厚的中國革命博物館承辦,而且還調動和吸引了不少專家、學者和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據博物館的朋友透露,幾個月來他們全館上下為這個展覽忙得不亦樂乎,現在總算基本有了“大模樣”。
為了先睹為快,記者日前來到了中國革命博物館。一進展覽大廳,眼前立刻一亮,整個前廳的天花板變為燦爛的藍天白云,穹頂下環顧四周,是不間斷的18張大幅彩色照片,中共一大會址、遵義會議紀念館、莊嚴的天安門、壯麗的祖國大地等,這些熟悉的場景和代表性建筑,忽然讓人覺得80年時光和80年歷程仿佛就在周圍流動。
“這是序幕廳,也是一種象征性的概括。”博物館館長夏燕月一邊介紹一邊帶我們慢慢走進展覽。這個名為《肩負著人民的希望》的紀念展,占滿了整個革命博物館的一樓,展覽面積足有5千平方米,展線長達1500米。也就是說,從序幕到結尾看完一遍,至少要走3里路。
從5月20日開始進館布展,博物館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已經在這里忙了快一個月,現在雖然大致就緒,但最后的陳列和檢查、微調等還在緊張進行。一些最為珍貴、容易損壞的文物,正在陸續擺放到位。而擔任解說的20多位講解員,一人拿著一疊文字說明,散落在展廳四周,面對一張張圖片,念念有詞地熟悉著自己的講解內容。
記者看到,高大寬敞的展廳,現在已經布置得好似歷史的長廊,左側是一塊塊簇新的展版,上面布置的是精心設計挑選的歷史圖片和有關文字說明,右側則主要是展柜和展臺,安排歷史文物。夏館長說,作為主展線的圖片部分大約使用了1300多張圖片資料,而副展線的實物部分估計展出400多件珍貴歷史文物。
雖然作為國家級博物館,他們此前多次承辦過黨和國家的大型展覽項目,但如此大規模、系統全面反映黨的歷史,也是第一次。展覽確定的指導思想,就是充分體現我們黨80年的奮斗、犧牲、發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表達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主題。為了使展覽既厚重又好看,他們在總體設計、構思、圖片文物資料的挑選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力求精而新。除了圖片、文物外,展廳里還安排了6部珍貴的電視專題片在現場放映,其中有根據歷史資料剪輯的“五卅運動”、著名攝影家吳印咸拍攝的“延安生活散記”、“開國大典”等,都是頗為難得一見的歷史畫面。
在一處展臺前,工作人員正在安裝幾臺電話。“電話怎么放在展廳中間?”我們正在疑惑,夏館長笑著解釋,“這不是服務電話,是我們的實況錄音播放系統,觀眾可以從電話中聽到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等領袖人物在重要活動中的一些講話錄音。”
原來如此,看來這個展覽不僅圖片和實物并茂,而且還有聲、有像。“我們希望通過多種手段,給觀眾新的感受,新的體會,新的收獲。”
新華社記者曲志紅沈路濤(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