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剛分析認為,近幾年彩電價格戰依然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的原因是:一方面,彩電市場供需關系嚴重失衡。目前國內有近百家彩電生產商,年產彩電4000萬臺,而國內有效需求只有3000萬臺,這些過剩彩電很大程度上是同質化產品的過剩,彩電企業為了生存,降價似乎成了惟一選擇。
其次,彩電行業并沒有形成正常的競爭退出機制。理論上說,價格競爭最重要的結果應該是“優勝劣汰”,但游戲規則對目前多數彩電企業卻失靈了。彩電廠家在很多地方是重點企業、稅收大戶,一個彩電企業往往肩負著支撐地方財政和解決就業問題的重任,即便是零利潤或負利潤的企業也不肯或不能退出市場,“該死的死不了,想活的活不好”,價格戰也因此連綿不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