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股市本周進一步震蕩反復,市場正處于十分微妙的時期。
首先,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和政策面的兩難是當前最為根本的基本面。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的分歧。雖然近日有不少官方報告及經濟學家表示,全球經濟的放緩對中國的影響有限,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任何國家的經濟均很難獨善其身,因此絕大多數國際機構均認為今年的GDP增長將低于去年。5月份的經濟數據表明經濟增長確實在放緩。由于宏觀經濟和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有一定的關聯,而中報公布在即,因此,目前股市對此似沒有充分反映。
其次,當前政策面也有著相當的矛盾心態。周四國務院發布的《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有三層涵義:A、國有股減持基本上不動存量,僅關系到未來的新股與增發,這意味著今明年的國有股減持在總量上是相對有限的,所以總的壓力在減少;B、由于新股發行的籌資額可能將較前增加10%,因此未來擴容的壓力會進一步加大。這對即將實施增發新股的、有國有股的個股板塊構成一定壓力;C、雖然確定了國有股減持采取市場定價方式,但仍未明確,所以實施時間仍有不確定性。當然,這也表明了國有股減持終于較大規模地進入實質解決階段,盡管其最終解決也許需要5年以上。由于《暫行辦法》公布后股市震蕩較大,因此管理層周五立即公布有關放寬新基金發起人的限制。反映出管理層并不希望股市出現太大的震蕩,特別是中國證監會周主席在周四還發表了“國有股減持對二級市場影響有限”的講話,政策面的保底支持也明顯,所以大盤會進入高位震蕩期。
再次,熱點似已轉入中報預炒作:《暫行辦法》明確規定,未來新股發行籌資額的10%用于國有股減持,這將令未來新股發行的流通盤增大,因此,現有的小盤次新股身價暴漲。當然,其中也有一個對中報可能的高送配的期望。由于《暫行辦法》規定今后國有股的協議轉讓均需財政部審批,這可能意味著在涉及國有股的資產重組的審批過程延長,因此資產重組股會受到一定抑制。但不構成對法人股轉讓的影響,因此無國有股的資產重組會延續。
綜觀后市,大盤短期的震蕩仍會持續,不排除下周會繼續反復。股指的波動趨勢已經明確。珞珈投資蔡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