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6月15日電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三位專家,來到江蘇省響水縣考察鯨魚群暢游灌河之迷。他們初步認定:5月23日出現在灌河的是偽虎鯨,是因為索餌而來。
帶隊的是63歲的博導董金海。他從62年開始研究鯨類,是國家首席哺乳水生動物專家。楊洪生是留學新加坡回國的博導。他們在青島從媒體看到大魚的消息后,日本、臺灣、新加坡的專家,紛紛打電話給董金海等人,要求來中國現場考察。專家們來響水后,看了錄像、照片后,驚訝不已,認定這群鯨魚是偽虎鯨。這種偽虎鯨僅在日本的海洋館有活體樣本,每條價值在30萬元人民幣以上。國際上的海洋館奇缺這種鯨。中國一直未能捕到活體偽虎鯨。它有極高的研究和觀賞價值。該魚壽命70—80年,體溫37攝氏度,一胎產一子,哺乳期10—12個月,2—3年一胎,8歲才性成熟。這種魚在我國內河出現是第一次。響水這次留下的錄像與圖片是第一套珍貴資料。
該鯨喜食鱸魚。響水灌河是鱸魚的產區,每年5—6月,7—8月間是鱸魚的豐產期,因而,該鯨是索餌而來。
同時,據專家分析,響水灌河基本上處于原始狀態,生態環境保存相對較好。漁民們的環保意識較強。陳港一秦姓漁民的網上纏住一只大鯨后,他砍掉魚網,放走了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