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稿每天清晨或傍晚時分,菲律賓天使城海邊,便會聚集一群群青年男女,目不轉睛地眺望東方,像是在期盼著什么?但每次都是失望而歸。他們,就是當年美國大兵和菲律賓妓女之間產生的美菲混血兒。如今,這些混血兒在菲律賓已成為天使城中一群被遺棄的“天使”。
位于天使城的克拉克基地,是當年太平洋地區美軍最大的空軍基地。這里,曾長年駐扎著數千名美國官兵。長期以來,美國大兵尋花問柳,與基地附近酒吧內的菲妓女廝混。來自菲農村的妓女,根本就不懂避孕知識,生出了一個個美菲混血兒。克拉克空軍基地1991年關閉后,天使城的嫖客,又從年輕的美國大兵,變成了年老的美國退休軍人。于是,天使城的“天使”隊伍不斷壯大。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01年5月,天使城美菲混血兒已達52000名,成為亞洲地區單個城市擁有混血兒最多的城市。
在菲律賓,大多數混血兒都是妓女與美國大兵的產物,因此他們是在“恥辱中誕生的”,沒有任何地位可言。奧利·巴奇取了個美國名字,但也就僅此而已。她從未見過親生父母,由養母撫養。1991年,她的學校被洪水沖毀。由于付不起交通費,巴奇再也無法去遷移后的學校上學了。
巴奇想去設在克拉克特殊經濟區(前克拉克空軍基地)的服裝廠找個活兒。盡管每次去求職前,巴奇都精心將卷發梳直,但都被經理拒絕了。而成千上萬的菲律賓本土人,卻在那里輕而易舉地找到了工作。23歲的巴奇抱怨說:“我的父親曾在這個基地服役過。但我卻無法在這里工作。菲律賓人對我說去美國吧,而美國人卻說在你自己國家找工作吧。我們混血兒哪兒也不要。”
與黑人生下的混血兒在上學時經常遭到同學欺侮。11歲的布賴恩·恩德斯父親是美國人,兩年前死于肝硬化。他說:“我不愿別人說我母親的壞話,但我什么也不敢說,因為他們要打我。”就連學校的教師對混血兒也另眼看待。小學老師宋安尼塔·克魯茲的班里有5個混血兒學生。她說:“班上混血兒學生最不守紀律,他們就喜歡在街上與其他混血兒一起閑逛。”
混血兒梅琳達·巴西蘭在“塔希天女王”夜總會跳脫衣舞。今年16歲的巴西蘭自己又生了兩個混血兒。3歲女兒的父親是英國人,兩歲兒子的父親則來自美國。這位美國人保證5月份來看她,但迄今一直未見他的蹤影。“我的兒子整天問我要爸爸,要去美國找爸爸。”
盡管絕大多數混血女孩都不想再去當妓女,但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又走上母親的老路。在今日天使城,每當夜晚霓虹燈亮起時,街上到處是喝醉酒的美國人。他們一手摟著一個姑娘,一手拿著啤酒瓶,邊走邊叫,丑態百出。
18歲的杰維爾也在天使城接客。她從未見過美國爸爸,不過媽媽告訴她,爸爸左小腿上有一塊傷疤。每當杰維爾遇到中年美國人時,都會檢查一下他的左腿。她說:“如果我找到了爸爸,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但我想我會說,你好,我是你女兒。歡迎來到天使城。我們稱其為天使之城。”中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