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金融報報道,被稱為懸掛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國有股減持問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正式的解決方案出臺。經濟學家韓志國日前在上市公司國有股減持研討會上指出,目前在國有股減持中仍存在八大變數:
一是到底什么是減持,減持的內涵是什么?現在有人認為國有股減持就等于國有股流通,還有人認為減持不等于流通,減持應該是部分進入二級市場,有進有退的,而韓志國認為減持應當是退出才對。
二是減持的原則把握的問題不定,他認為,國有股減持應當像很多學者提出的那樣遵循市場決定、市場穩定和市場發展的原則。而不應該把非市場的因素強加到資本市場上,資本市場不能承擔非資本市場的問題,他并不贊成國有股減持主要用于支持社;稹
三是國有股減持的方向還不明朗。目前看來任何一個單獨的減持方式,配售、增發、協議轉賬和回購等都難以解決這個難題。韓志國指出,如果在國有股減持問題中,可以引進外資,與外資相結合,可能會是一種較好的嘗試。
四是國有股減持價格的測算尚無定型。以凈資產或市場定價都有一定的風險在內,由于我國股市風險集中體現在制度風險上,上市公司的效率低下。這就使得政策的信息透明變成目前的第一所需。
五是國有股減持的步驟問題,F在看來一步到位可能是行不通的。因為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就得增加40億。形式的多樣性要求可以使得步驟穩妥些,這是市場決定的。
六是國有股減持后的收益分配問題。都投給社保基金顯然是不合理的,我們不能讓股民為政府犧牲自己的利益。
七是國有股減持的時機確立未定。究竟是高價減,還是低價減;究竟是總體減,還是分量減等都不明確。
八是國有股減持的環境尚未完全形成。如果總量投放的話,目前的市場規模根本就無法承受。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