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部門對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造成的“白色污染”不斷發出警示。記者卻發現,在大街小巷的商店里、在南來北往的火車上,桶裝方便面的熱銷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而裝方便面的桶正是用一次性發泡塑料制作的,它不僅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一大罪魁,而且在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
近日,記者在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地的副食品商店和菜市場等處看到,沈陽頂益國際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康師傅”、沈陽統一企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來一桶”等桶裝方便面充斥貨架。售貨員說,現在是旅游旺季,團體旅游者大批量購買的特別多。記者問售貨員知不知道這些方便面使用的包裝桶是國家禁止的?她們一概表示不清楚。
專家指出,這些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不僅在嚴重污染環境,而且用開水沖泡時,如果溫度達到65攝氏度以上,它的有害物質就會滲入食品中,從而對人的肝臟、腎臟、生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害。
國家經貿委曾明令,從2001年開始禁止生產和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鐵道部和衛生部也曾發出過禁止使用這類餐具的通知。各地有關部門對生產廠家、餐館飯店等進行過多次專項治理,然而,對桶裝方便面這一白色污染源似乎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哈爾濱市中山商場、廣交副食綜合商店,記者買了“康師傅”上湯鮮蝦面、“來一桶”紅燒牛肉面等6種桶裝方便面,發現它們的生產日期分別是2001年3月1日、3月2日、5月8日、5月9日和5月12日。
為何國家規定對方便面廠家起不了作用?哈爾濱統一企業公司的一位負責人說,目前南方市場上賣的“來一桶”桶裝方便面大部分換了環保包裝,但由于北方賣得慢、庫存多,所以還在用一次性發泡塑料桶。經銷“康師傅”的哈爾濱頂益公司的一位負責人表示,頂益是遵章守法的企業,對國家的有關規定絕不能拖延執行。但對于“康師傅”遲遲換不了包裝,他說:“正在等待總部的通知。”據悉,僅“康師傅”一家的方便面年產量就達近80億包(桶)。至于一年有多少白色的方便面桶在污染著我們的空氣、土地和水,恐怕至今無人能知。
新華社記者胡清海楊步月(據新華社哈爾濱6月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