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6月6日電往年夏收,河南省汝南縣的農機部門往往提前幾個月預訂農機,以免到時“打饑荒”。今年情況變了,機手們紛紛找上門來,要求與各鄉鎮簽訂機收訂單,而且主動提出收麥免費。
原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各地小造紙廠紛紛停產,紙價上漲。作為造紙業主要原料的麥秸也空前走俏,價格上漲。而小麥種植面積達100萬畝的汝南縣,有著豐富的秸稈資源。附近造紙企業正是看到這個商機,抓住收麥的有利時機,與機手簽訂合同,讓他們負責回收麥秸。機手為了多收麥秸,就答應給農民免費收麥的優惠。這樣就形成了收麥不要錢,只要麥秸的怪現象。
由于普遍采取了這種“用麥秸抵收麥款”的新辦法,該縣麥收進度比往年提前了將近一個星期。和孝鎮農民張全富興奮地告訴記者:“以前,俺家里每年僅收麥費用就達300余元,現在不但省下了錢,而且不再為麥秸的事操心費力,何樂而不為呢?”
據有關部門介紹,汝南縣今年有近一半的農戶,都簽訂了這種機收訂單。全縣僅此一項就節約麥收費用800萬元,秸稈亂堆亂放及焚燒現象也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