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從電視轉播的“飛黃”畫面上可以看出,除了“飛黃”主角朱朝輝外,另一個最激動者是當時的吉縣縣委書記陳保堂。他親自出面主持了朱朝輝的婚禮,并認朱朝輝為自己的干兒子。而朱朝輝在一審中也證明,他的“飛黃”始終由陳書記策劃。
陳保堂盡管如今已經調任山西省臨汾地區的政協副主席,但他給記者的名片上依然寫有“原吉縣縣委書記”的字樣,他對吉縣的感情可見一斑。本來他可以不用上法庭應訴,當他知道開庭時吉縣一方處于劣勢時,他堅持作為吉縣一方的委托代理人出庭。他公開表示,自己不需要偏袒,公理在自己的手里。
大概正因此,陳保堂在二審法庭上顯得特別激動,以至于律師不得不借倒水之機,讓他放慢語速保持鎮靜。而與之相對應的,被上訴方則言語平緩得多,并聲明“有理不在言高”。
從雙方的法庭發言中可以了解到,1999年1月中旬,經過朋友介紹,山西省農科院名優產品科技開發中心的呂吉山認識了正在太原開會的吉縣縣委書記陳保堂。當時陳保堂正被“飛黃”的資金所困擾。通過交談,雙方答應合作。此后,雙方又通過電話進行了聯系。
到1999年4月,陳保堂帶著縣政府的公章和縣委引資辦公室主任一起來到山西省農科院中心賓館,審閱了呂吉山拿出的13000字的《建議書》。4月7日,雙方簽訂了委托書。到此,與本案有關的“建議書”、“委托書”、“協議書”相繼問世。
此后,山西省農科院名優產品科技開發中心的呂吉山和張繼忠開始介入“飛黃”活動中,并做了一些接待、宣傳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