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今天在此間通報了今年第一季度抽檢不合格藥品名單,并要求各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嚴厲查處。
據了解,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在今年第一季度組織各省級藥品檢驗所在全國范圍內對藥品生產、經營、使用部門進行了抽樣檢驗。根據通報,這次抽樣檢驗共抽驗11764批次,其中不合格批次為795批,抽驗批次不合格率為6.8%。
根據通報,北京第一生物化學制藥廠生產的凝血酶等130個生產單位(包括醫院制劑室)生產或配制的45個品種、240個批號的不合格藥品,北京燕京醫藥公司經營的由唐山風山制藥廠生產的清開靈口服液等28家經營單位經營的30個批號的不合格藥品,西北合成藥廠使用的由青銅峽市中醫院生產的布洛芬片等31個使用單位使用的32個批號的不合格藥品,將按劣藥進行查處。
黑龍江大慶制藥廠、哈爾濱中藥六廠、湖北省蘄春縣李時珍藥廠、吉林通化市生物化學制藥廠生產的板藍根顆粒等53種藥品,屬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在企業成品庫內跟蹤抽驗仍有2批以上不合格、或同品種質量考核中有2批以上不合格、或省級藥品檢驗所在企業成品庫內(包括醫院制劑室)抽驗有2批以上不合格。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責成當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分別依法撤銷這些品種的生產批準文號或制劑批準文號。
遼寧省鞍山良心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乙酰螺旋霉素片、西安博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尼群地平片、上海法瑪賽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鹽酸小檗堿片、在河北正定縣醫藥公司華安醫藥經營部和河北正定縣醫藥公司健民醫藥商場抽取的標識為河北省邢臺阿膠廠生產的藿香正氣水、在江西贛州市人民醫院、寧夏平羅縣人民醫院抽取的由廣東英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排石顆粒都將按假藥進行查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責成當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撤銷這些品種的生產批準文號或對經營、使用單位進行查處,并追查假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