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驅車從流亭立交橋經過,橋下的景象會令人眼前一亮:多年“容顏不改”的大片矮破村舍、雜亂廠房,如今皆已夷為平地,一批造型新奇別致的“小紅帽”建筑悄然崛起,分外醒目……你也許有所不知,一項規模浩大的立交橋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正由此全面啟動,一個青島建設生態城市的“門景”形象,一道繼青島東部沿海一線之后的第二大生態景觀區風景,將在這里矗立。
流亭立交橋是進出青島市的門戶,也是青島人和旅青客人皆耳熟能詳的島城一大景觀,它凌空飛架,盤旋回環,溝通八方,堪稱氣勢恢宏的交通樞紐,曾是全國最大的公路立交橋之一。自1991年建成通車以來,對全市交通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地處城鄉結合部,其周邊風光顯得極不和諧,道路坑洼,“矮、破、舊”的村舍較多,廠房店鋪布局散亂……隨著時間推移,這種狀況不僅與當地經濟發展不符,作為島城“北大門”,也與青島的城市形象不相稱,日益難以適應我市建設現代化生態城市的需要。
盡快整治流亭立交橋及周邊地區環境,重塑青島“北大門”形象。隨著全市建設生態城市戰略的確立,這項環境整治工程勢在必行。今年,市政府已將流亭立交橋周邊改造工程列為重點建設項目,同時,城陽區也將其列為15件實事之一。在立交橋邊,流亭鎮黨委書記張勇向記者介紹,此番環境治理的總體工程框架已形成,這絕對是一項大“整容”手術,覆蓋范圍之大以往少有,東起青銀連接線,西至雙流高架橋,南到白沙河南岸,北到禮陽路,涉及流亭鎮境內東流亭、西流亭、夏家莊、洼里、楊埠寨等5個行政村,改造面積達3.5平方公里。
隨即,他又列舉出工程牽涉的“拆遷”數據———需拆除民房2983戶,建筑面積36.9萬平方米;拆除企業廠房76家,建筑面積6.4萬平方米;拆除網點房112戶,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等等……
據介紹,下這么大氣力,鋪這么大攤子,其目的只有一個——以全市城市發展規劃為指針,描畫一幅青島北部生態城市“門景”的宏大畫卷。整個工程的運作和定位都是高起點高水準的,由上海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進行總體規劃,計劃分五年實施,總投資約需9億元。目標是建設繼青島東部海濱之后的又一大生態景觀區域,并在“潔、綠、亮、美”方面有新的突破,真正樹立起青島北大門的美好形象。
如此宏大的工程,資金是重要而緊迫的課題。據了解,今年一年工程投資就需1.9億元,這對鎮一級來說可不是小數字,流亭鎮在爭取上級支持的同時,將全面引入市場運作手段,采取多種方式融資1.7億元。這是流亭鎮城鎮建設前所未有的大手筆,他們通過鎮級確立承貸主體爭取銀行貸款2000萬元,在舊村改造中啟動大規模房地產開發回籠資金,對拆遷戶將采取土地置換的方式進行安置……
流亭立交橋周邊綜合改造的沖鋒號已吹響,雖然橋下昨天還村舍田野儼然,雖然這里離市區還有些遙遠,但現代化城市建設在這里就將高速啟動,氣勢恢宏的城市“門景”畫卷已開始在這里鋪開,它昭示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必將展現生態城市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