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形式呈現多元化趨勢自主技術創新比重增加經營者絕大多數由組織任命非國企高收入者比重增加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權威部門的抽樣調查發現,大約一半以上企業的組織形式采用的是“直線職能制”,另有超過24%的企業采用“母子公司制”,還有少數企業采用“事業部制”、“矩陣制”等新型組織形式。這表明我國企業的組織形式呈現多元化趨勢。
調查結果顯示,企業組織結構變化的一個特點是,一些企業建立了技術中心、培訓中心和信息中心;另外,組建企業集團、與相關企業結成戰略聯盟,以及建立科工貿合作關系,也是企業目前比較重要的組織結構變化。但是,企業組織創新的總體水平還是相對滯后。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權威部門今天公布的抽樣調查說,企業當前實現技術創新的方式主要依賴于國內新技術資源。
調查結果表明,企業在技術創新過程中,以“自主開發”方式實現的比重超過48%,而與國內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開發的比重為35%以上,與國內其他企業合作開發的比重為21%以上;相比之下,國外引進的比重為16%以上,與國外企業合作開發的比重為9%,購買國內研究機構的比重為8%,與國外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開發的比重為2%。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權威部門的抽樣調查發現,幾乎所有類型企業的經營者都沒有把組織任命當作是理想的選拔任命方式,而是普遍希望實行“組織選拔與市場選擇相結合”的任用制度。
但調查結果顯示,80%以上的國有企業經營者的現職都是由組織任命的,即使是非國有企業,由組織任命的也占30%左右,其中超過59%的上市公司經營者也是組織任命的。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權威部門今天公布的抽樣調查說,近年來非國有企業經營者的收入水平增長相對較快,與國有企業經營者的收入差距明顯加大。
調查結果顯示,企業經營者收入形式仍以“月薪和獎金”為主,比重占80%左右;其他收入形式如“股權”、“年薪制”和“風險抵押承包制”的比重較低,分別為22%、18%、11%左右。
從年收入水平看,89%的經營者收入在10萬元以下,其中2萬元以下的占41%左右,2萬到4萬元的占27%左右,4萬到10萬元的占19%左右。相比之下,非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經營者的收入水平較高,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占21%左右。國有企業、中西部企業經營者的收入水平較低,年收入在2萬元以下的分別為50%、5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