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前,市教委公布了10個“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創新獎”和12個表揚項目,從中人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令人興奮的創舉出現在學!熬裎拿鹘ㄔO”領域。
在這批獲獎的名單中,記者感受最強烈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他們的主動參與讓傳統的德育工作顯露出新的意味。
像青島二中成立的“學生評議團”,使學生在學校管理中變被動為主動,他們的意見用現場會的形式直接反映到學校的決策層,影響著學校決策。這樣一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民主意識得到了明顯增強。青島城市管理職業學校創辦的校內物業公司,則是清一色由學生組成,在公司的成功運作中,使得學生們不但學到了技能,更學到了管理,學會了做人。
與此同時,這些學校的實踐還透露出這樣的信息,傳統的師生關系正在重新定位,教師與學生、與家長的溝通、交流的渠道,在家訪這種傳統形式之外,人們正在積極探索搭建新的通道。
像青島44中就大力倡導服務精神,要求微笑面對每一位學生。青島高級職業學校則在全體教師中開展結交一位學生朋友活動。旅游學校、39中、41中等學校都在師生之間架設“心橋”,實施“心路暢通工程”,加強了教師和學生間的溝通。24中建立了《教育工作信息》及時選摘國家有關教育方面的大政方針,收集學校教育教學信息,為家長服務。
另外,在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上,許多學校也正在進行有益的嘗試。像青島4中就通過“大家談”的形式組織全校教師對本校教育教學工作成績突出的教師工作經驗進行研討,樹立自己的典型,鼓勵“一馬當先”,建設“學習型團隊”。青島2中通過讓教師種一棵樹、送學生一本書、自己讀一本書這“三個一”活動,推進師德建設。(本報記者段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