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很多“圈套”,我也給別人設置過一個。那是幾年前的秋天,政府招考公務員,責成我出一道面試題。考慮到政府工作的特殊性質,于是我想出了這樣一招。當每個應試者走進考場并坐到指定位置后,主考人便向其宣讀試題:“注意,請你用稿紙寫一份簡單的會議通知。”說完后又重復一遍。
結果,26個考生中,有25個都中了我的“圈套”,在這道題中得了零分,只有一個小伙子回答“完全正確”。因為當每個考生進來時,他的桌上都只放著一支筆和一疊白紙,而主考人說的是用稿紙寫會議通知,所以這道題的標準答案只須說三個字:“稿紙呢?”那25個考生都犯了同樣的錯誤,忽視了背景,忘記了前提,拿過白紙就寫。因此,當他們剛寫完一兩句,主考人就讓其停止時,一個個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看著一副副沮喪的面孔,我卻有幾分得意,不是幸災樂禍,而是讓他們記住一個教訓,如果連上級的命令都記不清,又怎能做好本職工作?
想不到,在一本《讀者》雜志上,我又發現了一個和自己一樣給別人設置“圈套”的“知音”。某公司擬招聘一名總經理助理,50個報名者有幸參加筆試。只見試卷上這樣寫著:綜合測試題(限時3分鐘)1、請把試卷認真讀完;2、請在試卷的左上角,寫上尊姓大名;3、在你的姓名下面寫上漢語拼音;以下各題是寫5種動物名稱、5種植物名稱、5座中國城市、5座外國城市、5位中國科學家、5位外國科學家、5本中國文學名著、5本外國文學名著等等一大串。應試者一個個心急火燎,疾筆如飛。但3分鐘時間到時,卻只有3個人按時交了卷。于是主考人宣布考試結束,未交卷者一律作廢。頓時,考場上像炸開了鍋,一個個聲音吼叫著:“這么短的時間,誰能答完這么多的題?”主考人笑了笑說:“請大家看一下最后一道題。”這時人們才發現,最后一題竟這樣寫著:“20、如果你已經看完了題目,請只做第2題。”
這個“圈套”,比我想得更加巧妙,3分鐘時間,用兩分鐘看卷,剩下1分鐘寫上自己的姓名,能說時間緊嗎?吃虧吃在粗心,吃在著急,對于一件事情,還沒有全面了解,就急于表態,急于動手,結果欲速則不達,弄巧成拙。
轉眼幾年過去了,當年中了我的“圈套”的應試者,有不少已經走上了領導崗位。到這個時候,他們也許才真正明白,在考場上設置“圈套”,正是為了讓人們在生活中不入或者少入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