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月16日,春蘭空調宣布降價,記者昨天從各大商場了解到,空調銷售并未因“降價風”熱起來,消費者的反應相當冷淡。
雅泰電器超市薛經理介紹,上周六他們接到了春蘭的降價通知,但是直到昨天下午,一臺春蘭空調都沒有賣出。北方國貿商廈李經理告訴記者,除了其他小家電商批發外,個人購買的春蘭空調數量與去年同期持平,平均每天1到2臺。國貨、華聯等商廈的市場反應也都平平。
消費者反映冷淡的原因何在?在國貨商廈欲購買空調的劉女士說,春蘭空調個別型號商品降價幅度大,大部分型號實際降價幅度很低,只有100元左右,而且降價后的價格與其他品牌差不多,并沒有什么價格優勢。家住鄆城北路的馮蘭蘭女士介紹,她還是更想買本地產品,售后服務相對讓人放心。記者調查了30位顧客,持以上兩種觀點的占60%以上。
國貨商廈家電部黎明經理分析,現在暖氣還沒停,買空調略微有點早;雅泰電器超市總經理劉周平認為,今年是空調市場的“決勝年”,價格將有全新調整,消費者通過各種方式已經獲取了這個信息,所以做足了“持幣觀望”的心理準備。(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