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東方(600120)一向是強中強,自上市以來,股價一路走高不回頭,其間經歷三次送股除權和兩次配股除權,但仍能輕松填權。即使在近日這樣的大盤跳水的重擊之下,它仍然很堅挺,這其中實在大有奧妙。浙江東方在深滬兩市的高價股中排名第6位,而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所有高價股都在暴跌,如第一高價股華工科技從70元跌到47元,跌幅達33%,清華紫光的跌幅亦高達25%,而浙江東方的股價卻能根本不為外界所動,2001年開盤價為37.8元,昨日的收盤價為39.30元,股價能做到如此不動如山地強悍,浙江東方不愧是唯一不跌的高價股。從2000年的年報中,我們希望能找出真正的原因。
一、是概念或是業績?
誠然,浙江東方凈利潤年年穩步增長,連續三年保持10%、26%、36%的增長速度,每股收益也是連續四年維持在0.60-1元/股間,并且常年高送股,1999年剛10送2股轉6股,2000年繼續10送3股轉3股的方案,如此大方,實屬少見。但從二級市場上的經驗來看,這些業績因素似乎不足以支撐其如此的強勢。
市場一度以為,浙江東方的股價能長期高居不下,其通信概念是很重要的一個包裝手段,這個通信概念的確讓浙江東方股價一路暴漲,1999年一年的漲幅便在1.3倍以上。但是當2000年9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宣布退出,與之有關的通信題材也一一消失(在1999年8月份公司尚表示將進行配股,擬投資為1億元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等合作,但到了2000年時配股時卻已取消了上述投資,改為主要用于參股投資全國性醫藥連鎖銷售網絡項目和引進毛衫針織設備技改項目)之時,理論上,在歷史高位上的浙江東方已經處于很危險的地步了,但在累計漲幅高達4倍(當年的20多元亦早已漲上100多元的天價,全部復權后)的情況下,它卻堅毅地活下來了,這實在是個奇跡。其間公司雖然也有其它時尚題材(風險投資、生物醫藥等),但平心而論,若用市場的眼光來判斷,它們所帶來的震撼性遠遠趕不上通信概念,如:投資1000萬元參股浙江天堂硅谷創業投資公司、投資440萬元參股北京東方紅航天生物技術公司、投資6000萬元參股華安證券等。從以上兩點分析,似乎也不是概念在支撐公司的股價。
二、是籌碼集中?
股東人數少一直是浙江東方的殺手锏,2000年底公司的股東總數為2403戶,這個數字很不一般,它代表的含義有:(1)流通股東人數仍然很少,99年底它的股東人數為1779戶,而一年過去了,2000年底股東人數卻仍增加至2403戶,僅增加35%,而其間流通股本已從2700萬股增加至5856萬股,增長幅度高達117%,股價也從99年底的29.40元暴漲至2000年底的51.46元(復權后),漲幅高達75%。在流通股本增長1倍多、股價暴漲75%的情況下,股東人數卻僅增加35%,這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昔日主力還在;(2)目前浙江東方的流通股本為5856萬股,而股東總數為2403戶,這意味著每戶持股數約為2.4萬股,而去年年底的人均持股數約為1.5萬戶,這個人均持股比例相當高,這是決定性因素。
從以上幾點分析,我們似乎能夠明白浙江東方長期雄居深滬兩市高價股前列的真正原因了,畢竟這個39元的高價位,不是一般人可以久居得了的。青海證券黃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