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工業生產形勢報告表明,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增勢強勁。預計全年經濟將保持適度高速增長,增長質量和穩定性比較看好。今年春節市場消費出人意料地旺,節前旺,節后還旺,從初一到十五,熱度不退。北京商家進行的最新盤點發現,節日期間百姓消費以萬元以上商品唱主角,如背投彩電、電腦等,這標志著居民消費開始踏上萬元級臺階。
“一年之計在于春”。新世紀第一春開局不凡,給百姓生活帶來了好兆頭。
物價會漲但漲不到哪里,百姓消費結構將會升級
去年,連續下滑的物價止跌回升。特別是油、氣、水、車票、機票等先后提價,老百姓十分敏感。今年預計物價會保持正增長,但從我國目前的生產能力看,“保證供給”是小菜一碟,無論是工業品,還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基本處于供大于求狀況。只要買方市場的格局不改變,價格就漲不到哪里去。專家預計,今年物價漲幅不會超過2%。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消費熱點可能形成氣候,消費結構可能升級。去年房地產成為消費亮點,特別是私人購房日漸活躍,帶動了整個房地產市場人氣的上升。權威部門對全國35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市場的最新調查表明,房地產價格繼續攀升,居民購房熱情不減。房地產還帶動了建材市場的火爆,家用電器、廚房用具等日用消費品的旺銷,消費信貸也日見其旺。專家認為房地產已成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動力之一。
隨著10萬元左右的夏利2000、賽歐、羚羊等一批較低價位轎車駛入百姓視野,2001年將有更多的家庭圓轎車夢。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的一項調查結果證實,我國城市居民的購車愿望有了驚人增長。價位10萬元以內的轎車已成為百姓的眾望所歸。隨著加入WTO的日益臨近,去年各汽車廠商在價格上小打小鬧了一番之后,今年可能會形成真正的價格戰。如果征收燃油稅、取消養路費的政策得以實施,私人購車會增添新的動力。現在,國家正在清除轎車消費的種種障礙,經濟型轎車正加大油門駛入千家萬戶。
與此同時,高檔家用電器、家用電腦、通訊器材等,將成為引領消費市場的熱點;老百姓對旅游、教育、金融投資等的消費會進一步增加。日漸成熟的假日經濟,為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提供了契機。專家認為,老百姓的消費正由溫飽型向小康型過渡,其主要特點是:在保證吃穿用消費的同時,重點提高住與行的消費水平與質量,增加服務性消費,特別是適應新技術革命的消費。消費結構的升級將成為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力。
城鄉居民收入今年看長,縮小貧富差距日見迫切
經濟增長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最大實惠是收入增加。到去年底,我國人均GDP達到800美元,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但也要看到,這幾年城鄉居民收入較前幾年明顯減速,特別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在部分糧食主產區甚至出現負增長。這是值得警惕的現象。
在規劃“十五”時,黨中央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今年是“十五”計劃的第一年,中央正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增加居民收入。就業是收入的前提。由于前兩年就業壓力的累積,今年就業形勢仍很嚴峻,但也有一些有利條件:宏觀經濟形勢看好,經濟增長速度不會低于7%,這為就業提供了一個較為寬松的環境;金融保險、中介組織、休閑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一些新的就業崗位;國有企業脫困、出口形勢看好等,為就業拓寬了渠道;積極財政政策的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的全面啟動,大量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將為更多的人特別是西部地區人員創造增加現金收入的機會。對于城市低收入者,有關方面正采取措施提高他們的基本生活水準。國家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薪水今年會增加,這對提高城鎮居民收入將產生推動力。
為提高農民收入,有關方面進行了全面部署。但今年農民希望通過農產品價格上漲增加收入的空間不大,關鍵還要靠調整農業結構,靠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靠農業科技進步,靠發展鄉鎮企業,靠推進小城鎮建設。同時,國家還將加快農村稅費改革,給農民休養生息的機會。此外,今年扶貧開發將在新的層次上展開,穩定脫貧成果、走向小康富裕將是主要任務。
在百姓收入漸長的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地區差距、個人收入差距在繼續擴大,中央對此給予高度重視,今后將采取“保護合法收入,整頓不合理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防止收入分配差距過分擴大”的收入分配政策。專家指出,“灰色”甚至“黑色”收入的“第四次分配”所引發的貪污、腐敗等問題日益猖獗,使得政府利用轉移支付等手段調節社會分配不公往往不能奏效,并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必須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加快解決和調節社會分配不公的問題,這也是順利推進改革的必要條件。新華社記者韓振軍(據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