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孤兒
走完人生之旅
美國當地時間2月2日,總部設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的“泰坦尼克號歷史協會”向媒體散發了一條不起眼但卻十分轟動的消息:“‘泰坦尼克號’船難幸存者中最后一名男性,當年被世界各地的媒體稱之為‘泰坦尼克孤兒’的法國公民米切爾·納夫拉蒂爾2月1日在法國南部蒙彼利埃家中辭世,享年92歲。”“泰坦尼克號歷史協會”創始人愛德華·卡穆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地說:“現在,‘泰坦尼克號’船難事件705位幸存者中只有4名女性仍然健在了。”
發生船難時年僅3歲的納夫拉蒂爾曾多次向卡穆達描述當年“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情景:“當年爸爸已經跟媽媽分居,所以是在沒有跟媽媽商量的情況下帶著3歲的我和2歲的弟弟埃德蒙偷偷地參加這次舉世聞名的沉船之旅的。為了不讓媽媽知道,爸爸甚至在旅客船票登記上用了‘霍夫曼’的假名。在整個航行期間,負責照料我和弟弟的是一個名叫比莎·雷曼的瑞士女孩,那個漂亮的女孩只會說法語,而不會說哪怕一句英語,而爸爸始終把我們兄弟倆守在身邊,只有在他玩牌的時候才允許瑞士女孩帶我們上甲板上玩去。那真是一艘漂亮非凡的大輪船,我清楚記得從高層甲板上俯瞰整條船的情景,真是太棒了,我的弟弟在前甲板上興奮地玩著,真是太高興了,而大海是那么的壯觀,我的感覺真是好極了。有一天早晨,爸爸帶著我和弟弟在二等艙的餐廳里吃了一頓好香的雞蛋,那美味直到今天仍還記得。當‘泰坦尼克號’開始下沉的時候,爸爸沖進我們兄弟倆睡覺的客艙,手腳麻利地把我穿得暖暖和和的,還有一個陌生的叔叔也把弟弟穿得一樣暖和,然后把我們倆緊緊地抱在懷里。直到現在,每當我想到當時的那幕情景時就十分感動,因為爸爸和那位不知名的叔叔一定知道他們將隨船沉沒走向死亡。當我和弟弟被爸爸和那位陌生的叔叔丟進‘泰坦尼克號’最后一艘救生艇‘科拉普塞號’的時候,爸爸最后叮囑照料我的小阿姨和我們說:‘我的孩子,當媽媽找到你們的時候,她肯定會找到你們的,你就告訴她:爸爸真心愛她,永遠真心愛她!讓你媽媽有機會到美國新大陸,這樣的話我們將來會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不更事的我和弟弟并不覺得害怕,甚至還有一點點興奮哩。”
納夫拉蒂爾和他的弟弟埃德蒙被第一艘趕到冰海沉船現場的“卡帕西婭號”救援船救了起來,納夫拉蒂爾清楚記得自己是被救生艇上的大人們裝在郵袋里,然后被“卡帕西婭號”上的叔叔們吊上船的。他的爸爸和“泰坦尼克號”上其他1523位叔叔阿姨們就在那個可怕的夜晚葬身冰海中。
當“泰坦尼克號”所有獲救的生還者都陸陸續續與家人團聚后,只有納夫拉蒂爾和弟弟沒有大人認領。一時間兄弟倆成了美國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人物,最后被美國媒體稱為“泰坦尼克號孤兒”。
正因為只有納夫拉蒂爾兄弟倆沒有大人前來認領,所以他們倆被“泰坦尼克號”上一位有一面之交的美國婦女、一等艙的生還乘客瑪格麗特·海耶絲小姐領養了,并且表示,她會把兄弟倆帶到紐約304西大道83大街的自己家中撫養,直到兄弟倆的家人前來認領為止。他們的媽媽后來是看了有關兄弟倆奇跡生還,并且因沒有大人認領而被稱為“泰坦尼克號孤兒”的報紙之后才知道所發生的一切的,并且最終于5月16日乘“泰坦尼克號”的姊妹輪“白星號”到美國與兄弟倆團聚的。
回到法國后,納夫拉蒂爾兄弟一直過著平靜不張揚的生活。
然而,言語不多的納夫拉蒂爾卻十分熱心參與“泰坦尼克號”有關的公益活動,他是“泰坦尼克號歷史協會”榮譽成員,參加過多次跟“泰坦尼克號”冰海沉船紀念活動有關的會議。1996年,當他參加“泰坦尼克號歷史協會”在巴黎組織的“泰坦尼克號幸存者”聚會的時候,奇跡發生了:他居然碰到了船難發生時就住在對面艙的一位法國婦女,這位法國婦女當年甚至還逗兩兄弟玩過!同年,納夫拉蒂爾還成為為數不多的親臨“泰坦尼克號”沉沒現場,目睹沉船遺骸被打撈出水面的情景的“泰坦尼克號”船難幸存者之一。(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