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背4道國際通緝令的法國埃爾夫石油公司前第2號人物西爾文2日下午2點30分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南部郊外的塔蓋泰小城落網,從而結束了其長達近4年的逃亡生活。
阿爾弗雷德·西爾文是目前正在巴黎輕罪法庭緊鑼密鼓審理著的“迪馬受賄案”的關鍵人物,他被指控在法國1991年向臺灣出售軍火的交易中賄賂當時的外長迪馬,致使法國政府最終對這項軍售行動開了綠燈。
出生于法國南部圖盧茲的西爾文現年74歲,曾作為聯合國軍軍人參加朝鮮戰爭并多次受傷,他還在日本東京參加過持槍搶劫銀行的行動。回到法國后,他脫掉軍裝進入大學學習法律,畢業后在法國一些著名的大公司中擔任部門經理。1989年成為埃爾夫石油公司的第2號人物。
據法國媒體報道,西爾文不僅是“迪馬受賄案”的中心人物,也是“法國對臺售武傭金案”和“1992年埃爾夫收購前東德洛納煉油廠經濟案”等丑聞中的關鍵人物,這些案件都牽涉到了包括法國前總統密特朗以及德國前總理科爾在內的兩國高層人物。據悉,西爾文在埃爾夫石油公司任職期間挪用的資金達上百億法郎,在“迪馬案”中,他僅向迪馬的情婦榮古夫人就支付了總計6400萬法郎的好處費;在“售臺武器傭金案”中,他經手匯出去的傭金高達1.6億法郎;而在收購洛納煉油廠的行動中,埃爾夫石油公司支付的2.56億法郎的傭金也與他有關。這名神通廣大的人物曾夸口說,他手中掌握的材料足以使法蘭西共和國爆炸20次。
西爾文因牽涉的腐敗案數目多、層面廣而于1997年畏罪逃亡國外,法國司法部門先后4次對他發出了國際通緝令,要求國際刑警組織協助將其捉拿歸案。瑞士的司法部門也因其涉嫌洗錢和買賣假護照等罪行而對他進行起訴,并要求他接受瑞士司法部門的審查。
據報道,西爾文出逃之前在一位瑞士銀行界朋友的幫助下花10萬法郎購得一本假護照,并獲得了前往菲律賓的簽證,與他的菲律賓籍情人一起在這個東南亞國家隱匿下來。據說西爾文在逃跑時帶走了埃爾夫公司30多億法郎的資金,他用這些錢在菲律賓住豪華別墅,坐“寶馬”、“沃爾沃”等高級轎車,并到處購置房產,真可謂“狡兔三窟”。法國警方去年10月派專人前往菲律賓協助當地警方緝拿西爾文,由于不知道他的確切藏身之處,總是在將要抓到他之時讓他逃之夭夭。今年初有消息說西爾文逃到了黎巴嫩,卻不想他仍躲藏在菲律賓。
此次西爾文落網是中國香港警方傾力合作的結果。2日上午,香港警方在旅客過境檢查時發現了西爾文的司機并將其逮捕,數小時之后,菲律賓警方就在塔蓋泰小城的一座別墅中成功將西爾文捉拿歸案。法國方面當天已派出一架軍用專機前往菲律賓,預計將于6日晚將西爾文引渡回國。(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