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上海消息躺在病榻上的顧若瑜老太,對每一位來看她的人都會無可奈何地說:“我算是額頭碰到天花板,中了頭彩。看腿病‘看’去了大半個胃,還三次病危。真是想不通。”
顧老太今年76歲,平時身體健康,只是腿上患有脈管炎,經常奇癢難忍。去年8月25日,顧老太在一家媒體上看到以“治療血栓性脈管炎有新突破”為標題的醫療廣告,遂于9月2日,按廣告上的地址找到了這家位于寶山區的醫療門診部就診。醫生在檢查詢問了顧老太的病情后,開具配藥處方為“脈動丸5號”,顧老太在支付了414元錢后,得到了2瓶無生產日期、無主要成分、無有效期、無說明書的藥丸,瓶外有“胃病者謹慎使用”的字樣,而醫院給的病歷卡卻是山東濟南某醫院。
顧老太回家后,按醫生囑咐服用這種藥丸。幾天后,老太大便發黑。12天后,老太又出現胃出血、胃潰瘍、大量吐血、神志昏迷等癥狀,被急送上海某大醫院急救,醫院三次開出病危通知,并進行了胃切除三分之二的外科手術,造成終身內殘臥床、生活難以自理。顧老太為此單醫療費就用去1.3萬余元。
顧老太實在想不明白,從沒有胃病的她怎么會胃部大出血?于是向醫生求教。醫生認為:“脈動丸5號”可能是發病的根源。而老太的家人向主管部門咨詢又知:根據批號,此藥只能在山東濟南某醫院內使用,根本不能進上海。
在與這家醫院交涉無果的情況下,顧老太已聘請了律師,打算把這家醫院推上被告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