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的元旦轉瞬即逝,不經意間,新世紀第一個長假——春節的歡快腳步聲已清晰地回響在我們耳畔。
于是,與2001年春節相伴,“假日經濟”在經濟領域中顯然帶著濃郁感情色彩的這一專用名詞,不可避免地再次吸引眾多關注的目光。因為新世紀里,將有無數個假日在等待。
讓我們權且再次聚焦2000年國慶之際的青島。
假日經濟中,旅游業無疑是其中最絢美的霓虹。青島出入游人數達65萬人次,旅游消費高達6億元。
而假日旅游又好比是“一夜春風”,它為交通郵電業帶來的勃勃商機有目共睹。“黃金周”中,民航、鐵路、公路分別創下日發送客流量的最高峰;假日市場使電信業喜出望外,居民家中的電話消費量激增,而最熱鬧的當數上網看世界,城市網吧生意興隆。
在假日強力的拉動下,商業經濟如火如荼。各商場大打節日牌,打折、優惠此起彼伏。餐飲服務業表現熱辣。假日休閑在文化、娛樂方面也有不俗表現,新興的陶吧、氧吧、迪吧客人絡繹不絕。
可以說,假日就像是一枚繽紛的多棱鏡閃爍著迷人的光澤,將億萬中國人的生活裝點得格外絢麗。
然而,不容否認,假日經濟,這一歡樂的魔盒一旦打開,在為人們帶來歡愉的同時,某些“派生物”也如影隨形:景區爆滿、交通難、住宿難,盡管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建立起“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辦公室統計預報中心”,使包括我市在內的各地假日市場在去年國慶“黃金周”里變得有序而平和。但青島假日經濟究竟怎樣走,才能在新世紀獲得持續健康發展?
——發展假日旅游要量力而行。旅游固然是假日人們度假生活的主要選擇目標,但并不是想去旅游的人們都有能力去旅游。旅游消費是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產物,沒有一定的物質生活作基礎,期望每個假日的旅游都那么火爆有悖現實。而提高出游人數和重復出游率必須立足于現有基礎,大力發展適合各種層次大眾消費需求的多形式服務業,引導假日休閑消費。
——盡早推行帶薪休假制度,雖然這已納入政府考慮之中,而科學地錯開休假時間是其中的關鍵。實行帶薪休閑旅游是旅游業發展,尤其是假日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旅游資源具有獨特性、脆弱性,無序、自發、大起大落地發展不利于旅游資源的有效保護,科學、合理、均衡地調劑客流對于旅游資源的持續利用至關重要。
——走出“假日經濟等于漲價經濟”的誤區。據有關部門統計,去年國慶期間國內旅游熱線價格普遍上漲三成,一些地方的漲幅更是高達60%至100%。此外,景區門票漲價,旅游購物商店、民航價格上揚。這些現象最終造成游客不滿而退團,并嚴重挫傷了旅行團的組團積極性。同時,依法管理是假日旅游走出亂漲價誤區的必要手段,這也是保障假日期間地方旅游經濟取得最佳總體效益的關鍵辦法。
——假日經濟不是“甩賣打折”經濟。假日期間往往要出現一個購物的高潮,因此各大商家紛紛抓住商機,充分分析消費者心理,激活市場,這本是擴大營銷的好機會。但眾多商家卻將“假日經濟”當作獨立的商業炒作,“急功近利”。
———假日經濟要加大休閑文化的含量。假日經濟是節假日由各種資源的配置、供給和需求所引起的經濟行為。是具有強大帶動作用的消費活動,但假日經濟不等于旅游經濟。如果只考慮旅游產業,忽視其他休閑產業的發展,就不能滿足國民休閑多元化的需要;如果不考慮其他產業的配套發展,旅游產業最終也難得到發展。從假日經濟波及的范圍看,幾乎涉及所有產業及全體國民。假日經濟無論從內涵與外延來看,準確地說,它都是一種休閑經濟,其消費的主體,一要有錢,二要有閑,三要有文化。消費的層次越高,其文化性越濃;而文化的含量越大,其消費的外延就越廣。青島旅游需加強產業與文化的緊密結合,深入挖掘除山水觀光旅游外的建筑藝術游、工業旅游等文化性及參與性極強的旅游項目,豐富假日旅游內涵。本報記者林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