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城陽 全域發力繪就鄉村新畫卷

青島市城陽區東毛西毛鄉村振興片區核心村東毛家莊村。張文君 攝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青島市城陽區東毛西毛片區的錦泉路上,已有三三兩兩的游客漫步其間。在段家莊水畔花嶼旁邊,幾位村民正在清理步道。“以前我們這兒路況不佳,‘雨季看海’;如今,變化大了,成了實打實的網紅風景,城里人周末都愛來。”東毛家村村民李秀芳說。
這片土地的蛻變,源自城陽區一場全域發力、系統謀劃的鄉村振興實踐。近年來,城陽區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為目標,在夏莊、惜福鎮、棘洪灘、上馬四個街道梯次推進片區建設,建成1個省級、3個市級鄉村振興片區,形成“三級梯次(省市區)、東西聯動、四片協同”的格局。
村容舊貌換新顏
走進城陽區山色峪片區,白墻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6公里核心環線蜿蜒穿過萬畝櫻桃園,迎來一批又一批登高跑步、休閑采摘的游客。“我們邀請了國內頭部企業參與片區規劃設計,明確了‘農文旅體’融合發展思路,聚焦青年、家庭等消費群體,規劃建設特色采摘、共享農場、露營地、親子研學、民宿等消費場景,打造青島近郊‘兩天一夜’游首選目的地。”夏莊街道經濟發展中心(鄉村振興)工作負責人茍振華說。
近年來,城陽區聚焦讓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升級,強弱電入地、供排水管網改造、清潔能源推廣、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安裝等工程同步實施,覆蓋4大片區25個行政村。
在東毛西毛片區,錦泉路這條貫穿中華埠至東毛家莊村的“中軸線”,以“林水環綠廊,文脈道新鄉”為理念,不僅拓寬道路、鋪設人行步道,更通過石砌明渠和高效暗渠根治內澇,告別“雨季看海”。如今,錦泉路串聯起東毛民宿、農業園等產業節點,布局規劃引領、硬件提升、環境整治、產業驅動、融合推進六大生態板塊,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成為集宜居、產業、生態、文化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示范走廊”。
產業融合出新意
產業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城陽區堅持走農文旅融合的片區發展路子,以產業項目增強片區發展后勁,確保片區可持續發展。
在創邦農業園,蘋果成熟季單日銷量突破3萬斤,各類果蔬年銷量超百萬斤。工作人員正忙著分揀裝箱,他們線上聯合電商平臺、社區團購,線下鏈接大型商超、連鎖市集,將田間剛摘下的新鮮果蔬快速送達消費者餐桌。這片占地350余畝的現代化農業園每年5月到11月鮮果蔬菜接連上市,蘋果、桑葚、紐扣蟠桃、珍珠油杏等品類豐富,還創新推出“親子農耕體驗”“企業團建田”等特色活動,已發展會員超600人,每年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超100萬元。
翠林云莊鄉村樂園作為東毛西毛片區的又一亮點,占地410畝,憑借研學旅行、田園觀光等豐富多元的業態與特色體驗,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0萬人次,年收入達1300萬元。今年國慶中秋假期,該樂園策劃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推出草坪音樂節、趣味親子比賽活動、露營燒烤季、特色樹屋木屋體驗等項目,翠林云莊負責人李菲菲表示:“我們翠林云莊依托片區流量,打破傳統旅游‘趕行程、擠景點’的模式,在國慶中秋假期為游客提供了避開人群、玩得自在的選擇,節日期間共接待游客約2.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0萬元。”
“在蜜杏成熟期,最多一天能賣12萬斤。”饗實農場“90后”新農人欒盟盟說。通過與盒馬、百果園等連鎖品牌合作,本地土味成了城市消費者追捧的“新寵”。這個由30畝零散土地整合而成的農場,通過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銷售,解決了散戶“種不好、賣不出”的難題,已發展會員400多名,幫助村民增收近80萬元。
打造人才新引擎
人才是鄉村全面振興的支撐。據介紹,城陽區在引才、育才、用才上下功夫,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智慧活水。在引才方面,城陽區開展“春風行動”“招才引智名校行”等多樣招聘,吸引大學生返鄉實踐;積極招募“鄉村振興合伙人”,讓人才走進來、留下來。在育才方面,選拔一批農業拔尖人才和“鄉村之星”,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把冬春農技課堂直接開到田間地頭,手把手教技術、傳經驗。在用才方面,積極推動醫療、教育、文化等專業人才下沉鄉村,建設專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等平臺,發放人才綠卡和購房券,真正讓人才有用武之地,無后顧之憂。
城陽區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陳超介紹,城陽區深化與青島農業大學合作,在4個片區分別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實踐基地,聘請11名鄉村振興項目專家擔任片區顧問,掛職5名鄉村振興業務指導專員賦能片區建設,在片區規劃、要素整合、產業布局、資源引進等方面加強指導,夯實片區發展智力支撐。
在夏莊街道,青島農業大學與街道合作共建的山東青島夏莊科技小院集群已正式落地。該集群圍繞獼猴桃、茶葉等當地特色農業設立了多個科技小院。村民劉紅梅說:“專家和大學生就住在村里,我們的茶樹得了病,他們第一時間就趕到現場,開的方子又管用又省錢。”
各片區在人才管用幫上各顯神通: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王倩積極推廣水肥一體化、智能溫室等現代農業技術,帶動當地農民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興辦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探索走出一條集農業生產、休閑觀光、農事體驗于一體的融合發展新路徑;在東毛西毛片區,持續加大農業科技領軍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本年度新申報國家級產業領軍人才14人、泰山系列人才11人,依托街道黨工委黨校和現場教學點,組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上半年累計培訓各類農村人才300余人次……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隊伍,為城陽區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從“單點突破”到“全域開花”,城陽區系統謀劃鄉村全面振興藍圖,以全域發力激活鄉村動能,正朝著預期目標穩步邁進。一幅“城鄉融合、景村一體、產村共生”的新畫卷,正在這片熱土上徐徐展開。(記者 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