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懈努力,在創新發展中奮勇爭先——青島各功能區黨員干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為我國“十五五”時期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青島各功能區黨員干部第一時間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大家紛紛表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作為青島市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前沿陣地,功能區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聚焦聚力主責主業,積極識變應變求變,為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貢獻青島力量。
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全會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目前青島正加快推進“10+1”創新型產業體系、“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等,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聚焦全會提出的‘要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我們將持續打造‘識別項目、服務項目、推動項目’的專業化團隊,深入推動轄區現代化產業發展,持續彰顯全國首批國家級開發區改革發展示范效用。”青島經開區工委委員、管委常務副主任楊文表示,青島經開區將謀深謀實“十五五”產業規劃,持續發力新型顯示技術細分賽道,加速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力爭年末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營收規模達520億元。提質發展智能家電等傳統優勢產業,推動智能家電產業集群智能化、高端化迭代升級。為助力產業發展,青島經開區將深化主題招商和外資外貿企業提質提效行動,強化要素飽和性支撐,系統推進科技、資本、人才、空間等核心要素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爭創營商環境標桿區。同時,落實《王臺老工業區城市設計》,依托“管委會+屬地街道+平臺公司”機制,聚力轉型發展區舊城、舊村、市政等領域更新建設和功能品質提升,建設特色突出、亮點鮮明的“中國北方芯屏產業新城”。
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作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生產了全國55%的高鐵動車、20%的地鐵車輛。“我們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聚焦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等重點工作,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仇博先表示,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將全力做好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延鏈補鏈工作,梳理上下游關鍵配套企業,加強與龍頭企業全方位合作。充分發揮中國中車與青島市高水平合作共建議事機制作用,合力開拓新市場。爭取導入中車風電裝備全產業鏈以及新材料、儲能、傳感器等更多戰略性新興產業板塊落地。發揮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科技創新策源地作用,搶占核心技術制高點,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全力打造世界級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
金融服務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建榮表示,展望“十五五”,金家嶺金融區將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動力,構建“一核一帶多園”的金融產業空間布局體系,推動資源要素高效集聚、功能優勢互補疊加,努力實現輻射帶動能力更強、資源配置效率更高、對外開放程度更深、生態服務體系更優等四大維度的系統性突破,將金融區打造為區域戰略服務“資本港”、產融協作創新“策源地”、亞洲財富管理“強樞紐”和品牌特色鮮明“新標桿”。
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全會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青島各功能區集聚著重點高校、院所、實驗室等高能級科創平臺,技術、人才、產業、資金、政策等創新資源要素富集,是推動青島建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強市的關鍵力量。
“全會提出,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這為青島高新區未來的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方向。”青島高新區科技創新部副部長萬寧表示,青島高新區將勇擔“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使命,加快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新質生產力引領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將在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上打頭陣、當先鋒。加強創新主體培育,主動靠前服務,通過上門宣傳、一對一輔導、組織活動等方式,為企業排憂解難。引導和支持各類創新主體加快技術研發,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發展動能。將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上“打頭陣、當先鋒”。依托海洋科技大市場,打造涵蓋成果發布、交易、孵化等功能的“一站式”轉化平臺,暢通產業鏈上下游對接渠道;創新推出純信用貸款“高新貸”,破解企業融資難題。
海洋是青島最突出的特色和優勢,作為青島市重點打造的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青島藍谷立足科技創新優勢,正加速推動海洋高技術服務、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裝備等現代海洋產業發展。“青島藍谷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加速打造國內一流的海洋科技創新策源地。”青島藍谷管理局經濟發展部部長程謀松表示,青島藍谷將瞄準海洋科技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聚焦海洋經濟和產業發展需要,發揮國家深海基地等“國字號”科研機構集聚優勢,強化海洋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培育壯大海洋新質生產力。同時,落實與山東大學(青島)、青島海洋科技中心、國實科技集團等工作專班機制,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等工作,持續做好成熟產業化成果篩選孵化。圍繞主要產業發展方向,加大對頭部企業和龍頭項目的靶向招引力度,依托“鏈主”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中下游配套企業加速集聚,加快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海洋產業發展高地。搶占海洋科技、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產業發展制高點,前瞻布局一批未來產業,培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海洋領域創新型產業集群。
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
全會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目前青島正加快建設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片區、臨空經濟示范區等高能級開放平臺,積極擴大自主開放,推動貿易創新發展,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青島力量。
“青島自貿片區作為國家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管委副主任隋斌表示,青島自貿片區將以制度創新持續釋放發展活力,聚焦重點產業和企業訴求,加快首創性、集成式探索,穩步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以擴大開放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與口岸聯動一體發展,加快航運貿易金融深度融合創新。依托西海岸國際能源自貿港,高標準建設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持續提升油氣等大宗貿易便利化。深化海鐵聯運“一單制”改革,創新開展“金融+貿易數字化”試點,有序擴大新型貿易發展規模。以項目攻堅加速先進制造產業集聚,推動千億級投資的集成電路和百億級投資的生命健康產業聚群成勢。推動智能家電、新能源、新材料等實體經濟產業技術改造升級,建設中日韓創新合作中心青島基地。同時,充分發揮與綜合保稅區、中德生態園等國家級開放平臺疊加優勢,砥礪奮進“十五五”,奮力譜寫發展新篇章。
聚焦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上合示范區正加速“做實產業、做好服務、做美環境、做響品牌”。上合示范區管委會產業發展一部部長臧元奇表示,面向“十五五”,上合示范區將持續推動多元化國際物流通道建設,深化與上合組織國家間互聯互通,加快建設中歐班列(濟青)國家集結中心、青島國際樞紐港等平臺載體,提升莫斯科、阿拉木圖等4處海外集結中心集結能力,積極構建“通道+樞紐+海外倉”的物流綜合服務網絡。加快“運貿一體化”業務創新,促進物流業與制造業、商貿業深度融合,打造更為安全更有韌性的國際物流供應鏈。
憑借得天獨厚的航空樞紐區位,來自全球的客流、物流、貿易、科技等資源要素正加速在青島臨空經濟示范區集聚。“我們將持續完善臨空指向型與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建設成為輻射區域、鏈接全球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產業發展二部部長黃澤龍表示,在產業領域,臨空經濟示范區將聚焦航空航天產業,推進物流、培訓、維修、金融等產業體系建設;聚焦現代服務產業,推動免稅商業、文旅、會展、酒店等優質要素資源集聚耦合,打造文旅消費新地標;聚焦高端制造產業,推進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建設,同時用好上合綠色低碳科創園等園區,促進區域制造業轉型發展。在對外合作與擴大開放的實踐中,臨空經濟示范區將充分激活空港綜合保稅區、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生態環保基地(山東)等核心平臺疊加效應,構建面向“上合組織國家+日韓”的國際中轉樞紐,加速推進香辛料及藥食同源商品保稅加工與交割基地建設,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征程中奮勇爭先。(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王凱 劉蘭星 丁倩倩 竇衍鳳 王鵬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