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反彈 三省被公開通報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昨日通報典型案例。督察指出,江蘇、安徽、四川3省份一些地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推進不力,空氣質量出現反彈。一些地方違規上馬“兩高”項目、企業違法排污問題突出、機動車檢驗違規問題多發頻發等。
督察通報指出,江蘇省淮安市、宿遷市、徐州市是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2023年細顆粒物(PM2.5)濃度出現反彈,優良天數比率同比下降,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是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2024年1至9月,三市PM2.5濃度同比分別上升13.9%、8.7%和7.6%。四川省的瀘州市、內江市、樂山市2023年空氣質量均出現明顯反彈,內江市PM2.5濃度同比上升24.6%,樂山市PM2.5濃度連續三年上升。
督察指出,江蘇省宿遷市蘇華達新材料公司在未開展產能置換的情況下,經宿遷市宿豫區有關部門審批,于2017年7月以電子玻璃生產線名義建成一條浮法平板玻璃生產線,違規新增產能400噸/天。
安徽省宿州市東潤玻陶科技有限公司未落實產能置換要求,2019年違規建成日熔化能力300噸的工業用平板玻璃生產線,2020年4月被國家有關部門通報,該企業長期違規生產。
四川省有關部門要求堅決遏制燒結磚瓦行業產能盲目擴張。督察發現,樂山市、瀘州市等地執行政策不嚴,部分企業違規置換。
江蘇省徐州市部分鑄造企業生產工藝落后、管理粗放、污染突出。督察進駐以來,宿遷市板材行業污染問題投訴不斷。安徽省淮北市美信鋁業、力幕新材料等鋁加工企業熔煉爐煙氣收集系統老舊破損,煙氣收集不到位,熔煉廢氣無組織排放現象嚴重,廠區異味明顯。
四川省瀘州市、內江市現有磚瓦企業多數污染治理設施簡陋,行業整治推進緩慢。督察組抽查兩地正在生產的10家磚瓦企業,發現均存在治污設施運行不正常、超標排放等問題。
此外,2024年7至8月,國家有關部門開展專項檢查發現,江蘇省淮安、宿遷、徐州43個機動車檢測機構存在檢測不規范甚至弄虛作假行為,移交問題95個。督察發現,安徽省淮北市現有14家機動車檢驗機構均存在違規放寬檢測方法問題,8家還存在其他弄虛作假行為。
督察指出,2023年,四川省出現多次長時間大范圍重污染過程,部分地市應急管控措施落實不力。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