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河張村河“兩河”生態廊道又現新“取景地”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李村河、張村河作為青島市中心城區重要的生態景觀帶,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施工進度備受市民關注。近日,記者在探訪時發現,位于張村河段的閆家山香里城中村改造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穩步推進,其中,張村河黑龍江路至重慶路南岸、李村河重慶路至周口路南岸在今年5月份率先亮出整治成果,目前進入收尾階段;商丘路以東的李村河段新建服務驛站已完工,粉黛子花園已現雛形。
秋日的張村河碧波蕩漾,多只水鳥時而翱翔、時而佇立,一幅美麗的生態圖景徐徐鋪陳。記者了解到,閆家山基礎設施配套工程主要包括張村河下游(黑龍江至周口路),全長約3公里。“該工程分為兩大路段,黑龍江至重慶路段已于今年5月完成施工并免費向市民開放,目前我們正在推進重慶路至周口路段的施工工作,包括生態修復、照明監控、水環境治理等環節,這一路段已進入收尾階段。”項目承建方中建筑港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何兆亮介紹,剩余路段完成后也會面向公眾開放。
隨后,記者探訪了鄭州路兩側城中村改造項目基礎設施配套工程(一期)的舞陽路段,一處周邊被粉黛亂子草縈繞的驛站赫然出現在眼前。“我們主要負責該段綠化提升、驛站及道路建設。”中鐵四局項目經理蔡作文介紹,驛站提供衛生間、水吧等功能,其南面還計劃修建一條新舞陽路。
在勝利橋附近,記者看到,中建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項目團隊正在建設地下管廊工程,該工程全長1.4公里,主要是為了將李村河沿岸220千伏的高壓電纜下地。“今年7月初,我們開始進行電纜管廊的施工工作,管廊約有8米深,預計今年12月底全部完成澆筑,之后我們還會對周邊作綠化提升。”中建交通項目經理于全江介紹。
在鎮平一路段,項目方結合城市設計,實施防洪、截污、道路、橋梁、管線5類基礎建設工程,以及水環境處理、生物多樣性、功能照明、配套設施、拆違治亂5類功能改善工程。據介紹,該項目將通過中水利用、截污治污等方式治理河流,適地適樹、減少鋪裝等方式修復生態,通路通橋、功能照明等方式完善功能,將“兩河”打造成“河暢、水清”的綠色生態長廊。
河流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多方聯動。李村河(張村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不同于以往單純側重河道的治理,而是置于城市全新發展空間和歷史維度中全盤統籌,將河流治理融于生態保護和產業布局中。下一步,市北區還將以良好的生態環境擦亮建設繁榮美麗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區的發展藍圖,開啟“人水和諧”新篇章。(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通訊員 王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