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翻了!快來打卡!青島西海岸新區千畝紅楓進入最佳觀賞期
10月19日,“大地流彩——全國鄉村文化振興在行動”暨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屆紅楓文化節開幕,首日接待量即突破2萬人次,帶動銷售收入200余萬元。據悉,張家樓紅楓林園區占地1000多畝,種植美國紅楓、秋紅楓6000余株,每年10月中下旬進入最佳觀賞期,市民游客可在此體驗一場精彩絕倫的尋楓之旅。
10月19日,“大地流彩——全國鄉村文化振興在行動”暨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屆紅楓文化節在張家樓街道畫美達尼青島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內開幕。此次紅楓文化節以千畝紅楓為引,呈現出諸多特色亮點,為游客帶來一場難忘的秋日盛宴,首日接待量即突破2萬人次,帶動農品市集、文旅體驗、餐飲消費等銷售收入200余萬元。
秋意愈濃,楓葉漸紅。據介紹,張家樓紅楓林園區占地1000多畝,種植美國紅楓、秋紅楓6000余株,每年10月中下旬進入最佳觀賞期。園區內除了絢爛的紅楓,還有吉野櫻花以及海棠、玉蘭、紫薇、雞爪槭、紫葉李等名貴苗木,從4月到11月均可看花賞景。如今,千畝紅楓林已成為張家樓街道特色文旅品牌形象和“網紅”打卡地,吸引眾多游客絡繹不絕,在此處體驗一場精彩絕倫的尋楓之旅。
除了颯颯紅葉的優美風景之外,本屆紅楓文化節的活動也精彩紛呈。青島西海岸新區文化和旅游局暖心準備了一系列“文化大禮包”:舉辦文藝匯演、傳統戲曲、非遺展覽等文化活動,為游客們提供豐富的文化旅游體驗。主會場周邊設有膠南年畫、非遺手工展示(漆畫、麥草畫)、漢服體驗、圍爐煮茶等項目,讓游客得以沉浸在傳統文化的魅力之中。紅楓林園區及周邊則設置了特色美食、農夫市集、潮玩娛樂、馬戲團、南瓜稻草藝術節、賞楓露營等活動,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此外,還開展了尋楓之旅打卡活動,增加了游客的參與感和互動性。
紅楓文化節期間,“秋季黃河大集”也熱鬧非凡。園區內設有特色農產品展銷項目,匯聚了張家樓街道及周邊鎮街各種特色農產品和手工藝品。游客們可以在這里品嘗到地道的美食,購買到精美的手工藝品,感受濃郁的鄉村風情。
青島西海岸新區自然稟賦得天獨厚,擁有四大山系、九大海灣,近年來,深入推進“全域文旅”發展戰略,引育億元以上重點文化項目40余個,“影視之都、音樂之島、啤酒之城、會展之濱”四張名片熠熠生輝,全城聯動打造文旅融合創新高地,成功入選首批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單位,先后獲評中國夜經濟影響力區市20強等省級以上榮譽60余項。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新區旅游經濟總收入、旅游接待、人均出游率、旅游就業等指標全線增長。文旅融合風勁帆起,全域旅游碩果累累。張家樓街道是首批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范區,擁山攬海、鏈接城鄉,坐擁農文旅資源“富礦”,是新區文旅版圖上的璀璨明珠。
近年來,張家樓街道發揮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區、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政策疊加優勢,打造農文旅多點開花、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全新格局。以“旅”為媒,提出“周末近郊游、首選張家樓”農文旅品牌創建行動,打造了眾多網紅打卡地,吸引各地游客絡繹不絕。以“文”鑄魂,實施文化產業提升、鄉土人才引育等行動,構建起集藝術創作、作品展示、產品交易、文化交流、人才培養于一體的文化產業鏈條。以“農”增色,探索推進農業用地托管模式、建設用地租賃模式、提供勞務服務模式、購置優質資產模式、資金運營管理模式、三產服務運營模式六種“共建、共富”模式,實施藍莓產業提升行動、藝術家招引行動、土特產品牌培育行動、農文旅品牌創建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行動、基礎設施提升行動等“十項提升行動”,加速形成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金秋十月風景好,十里紅楓等你來。下一步,張家樓街道將繼續以畫美達尼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創建為契機,擦亮“藍莓之鄉、藝術小鎮、國際種都、文旅強鎮”四張產業名片,不斷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農”墨文“彩”繪就鄉村振興全新畫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 徐潤杰 通訊員 韓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