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能源汽車“紅海”中再尋新機,青島提出兩大產業新定位
新能源汽車產業步入下半場,青島如何發力?
6月13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政策吹風會,介紹《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情況,透露了今后兩年青島圍繞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布局思路和重點發力方向——到2025年新能源整車產量達到40萬輛,整車出口達到18萬輛,車企海外營業收入超過360億元,汽車電子、動力電池等核心配套規模達到400億元……
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政策吹風會。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換道超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從初期探路的上半場,步入產業體系逐步成熟的下半場。盡管一些領域的產業競爭已經成為“紅海”,但眾多細分領域新賽道仍存在大量產業機會。
青島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產值突破1500億元。充分考慮當下產業發展趨勢以及自身產業基礎,青島明確提出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車產業基地和出口牽引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以此引領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構建“整車+關鍵零部件+后市場服務”的現代產業運行體系,從而推動產業提質升級。
01
扭住兩大優勢,搶抓新賽道
將“商用車”和“出口”作為今后兩年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定位,是此輪行動計劃最值得關注之處,突出體現了青島對當下產業機會的理解和把握。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前不久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為47%。根據經濟學中經典的“S型曲線”理論,當一項創新產品的市場滲透率超過20%,則表示該產品由最初的市場導入期進入高速成長期。而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競爭格局基本已定。
而相較乘用車,新能源商用車仍處于“爆發的前夜”。新能源商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2022年新能源商用車銷量為33.8萬輛,同比增長78.9%,全年滲透率為10.2%。而中重型新能源貨車滲透率更低,尚不足3%。
青島恰好在商用車領域具備更良好的產業優勢。一汽解放青島公司是解放卡車在國內的兩大生產基地之一,已經構建起覆蓋重型、準重型、中型、輕型產品的產品矩陣。以此為基礎,一汽集團又布局了首個整車研發中心——解放青汽研發能力提升項目。
奇瑞青島工廠俯瞰圖。
再看出口。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如今中國出口“新三樣”之一。在新能源汽車出口熱的帶動下,2023年我國超過日本成為汽車出口第一大國。出海,無疑已經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最為重要的產業機會。
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出口正是青島的“強項”。近年來,青島港的商品車航線網絡不斷拓展,目前已與國內外多家知名船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并且依托港區鐵路線,開展了商品車鐵路出口業務。2023年,青島為青島港老港區新增新能源汽車裝卸作業資質,進一步提升了青島港口的服務能力。
今后兩年,青島將依托既有基礎,進一步擴大優勢。在整車層面,青島在行動計劃中提出,將以乘用車倍增發展和商用車優勢打造為目標,積極爭取整車企業在我市布局高端乘用車暢銷車型,提高現有整車企業產能利用率,鼓勵商用車企業在做好燃油、LNG(液化天然氣)、CNG(壓縮天然氣)等產品基礎上,加快探索純電(含換電)、混合動力、氫燃料動力等多元化技術路線,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
在出口上,將充分利用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片區等出口便利優勢,圍繞推動新能源汽車集港、查驗、裝箱、出運“一站式”集中作業,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效率,吸引更多整車企業選擇青島作為主要出海口岸。同時,創新KD(散件組裝)出口模式,擴大新能源汽車出口規模。
02
因地制宜,突破“智能網聯”
智能網聯汽車是業界公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下半場”競爭高地。但凡要布局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就不可能繞過這個賽道。
盡管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青島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仍有一定差距,但近年來,青島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圍繞建立體制機制、搭建政策體系、開放應用場景、培育產業生態等方面強化頂層設計、探索商業模式,因地制宜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在商業化應用和產業鏈層面均取得積極進展。
目前,已在環衛保潔、物流運輸、短途接駁等領域,加速構建智能網聯汽車多元化應用場景。北汽制造、奇瑞汽車等整車企業已推出多款智能網聯汽車產品,與互聯網企業的跨界合作持續深化。慧拓智能、智騰微電子、宸芯科技、海信網絡科技、中瑞集團等一批產業鏈企業加速成長,可提供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高精度傳感器、全棧式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RSU(路側單元)、OBU(車載單元)等關鍵核心配套產品和無人駕駛整車產品。
萊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聚焦未來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將實施“智能網聯突破”行動,以推動“車路云一體化”發展為目標,通過制定發布一系列政策措施,開放路權和應用場景,推動有條件的區(市、功能區)按規定全域開放,推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基礎設施和車聯通信網絡互聯互通,積極爭取“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著力招引一批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高成長型企業。
據介紹,目前青島正在市域范圍內選擇典型區域開展“車路云一體化”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創建“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
與此同時,加快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與新一代產業技術、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產業協同融合,大力發展智能座艙、傳感決策、控制系統等汽車電子產業,爭取打造中國北方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高地。
03
強健零部件,構建產業生態
一輛汽車裝載的零部件成千上萬,因此汽車產業鏈長、涉及面廣、帶動性強。在此前青島舉行過的多場行業內部交流會上,多位專家就曾談到在大力發展整車的同時,也要關注零部件領域的產業機會,以“整零協同”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再上新臺階。
此輪產業行動計劃,青島不僅明確提出了汽車電子、動力電池等核心配套,輪胎、車身等特色配套的產業規模目標,還在多個維度上對未來推進方向進行了具體部署。
圍繞重點發展的汽車電子和核心配套產業,將通過外部招引和內部培育,填補車用電機、電控領域空白,推動存量動力電池企業擴產增效,爭取超充動力電池項目落地。
聚焦車用芯片、基礎軟件、車身輕量化材料、新體系動力電池等共性技術和核心部件,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協同攻關,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
汽車后市場是整個汽車產業生態中商機和潛力巨大,卻又很容易被忽視環節。“汽車后市場”是指汽車從售出到報廢過程中,圍繞汽車售后使用環節中各種后繼需要和服務而產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動的總稱,涉及汽車維修、汽車養護、汽車用品、汽車金融、二手車及汽車租賃等多個細分行業。隨著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后市場服務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涌現。相關機構預計,到2027年我國汽車后服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9萬億元。
行動計劃提出,青島將加快構建后市場體系,布局新能源汽車二手車交易、回收拆解再生利用、維修保養等環節,降低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維修成本,完善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服務體系,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抓住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機遇,青島將進一步打通供應鏈、協調產業鏈、創新技術鏈,為加快推動汽車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作者|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