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儀器儀表:搏擊萬億“新市場”
面對巨大的國產化市場需求,我市以科技創新發力高端儀器產業賽道,兩年間已有11個儀器儀表項目獲“部市聯動”支持
青島儀器儀表:搏擊萬億“新市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儀器儀表是認識世界的工具、改造世界的基礎,被譽為工業生產的“倍增器”、科學研究的“先行官”。不久前,中關村論壇年會的信息顯示,2023年我國儀器儀表產業已經進入萬億元時代。
作為我國科學儀器的發源地之一,青島儀器儀表產業已經走過40多年的歷史。不久前,市科技局召開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點專項2023年度青島項目啟動會上,8個儀器儀表領域“部市聯動”項目獲支持;7組產學研合作現場簽約,其中5個是與北京高校合作的項目。通過部市聯動、產學研合作等方式,將北京大學等高校的科創資源導入青島,讓北京的“科技之花”在青島“落地結果”,是青島儀器儀表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注腳。
產業增速連續兩年超17%
1983年,我國首臺國產化離子色譜儀在青島誕生,并在當年投入市場,填補了國內空白。以這一年為“起點”,青島儀器儀表產業不斷壯大,逐漸走在了全國前列。
目前,青島儀器儀表產業規模穩步增長,已培育出一批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
在離子色譜領域,以青島盛瀚色譜技術有限公司、青島普仁儀器有限公司、青島埃侖色譜科技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企業“扎堆”發展,讓青島的離子色譜儀在全國形成品牌效應,市場占有率達80%以上。
在高端質譜領域,融智生物科技(青島)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聯合研發了青島第一臺寬譜定量飛行時間質譜平臺QUANTOF,已經以極高的檢測靈敏度獲得歐洲市場的認可。
在環境科學儀器設備制造領域,海納光電有限公司、青島眾瑞智能環境有限公司、青島明華電子有限公司等生產的儀器設備達上百種,產品穩定性、精度等指標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在海洋科學儀器領域,以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等為代表的科研機構研制了海洋浮標、海洋監測儀器、海洋調查設備等裝備,技術水平國內領先。
在頭部企業引領下,青島儀器儀表制造業始終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2023年,產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8%,連續兩年增速超17%。青島儀器儀表產業集群還入選了首批山東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
產業生態愈發繁盛
產業的發展絕對不是單個企業成長的疊加,而是需要“串珠成鏈”,提升上下游協同配套能力,通過集聚發展釋放動能。
青島精密儀器儀表產業園正聚焦工業測控系統與裝置、實驗分析儀器、傳感器及核心元器件三個重點方向提速發展。近年來,青島還支持建設了4個儀器儀表領域專業化科技園區。其中,創盛儀器儀表產業園打造的“園區+協會+產業基金”運營模式,匯聚109家行業企業,并通過基金投資等方式持續吸引全國研發項目落地青島。
青島精密儀器儀表產業園。
現在,青島儀器儀表產業的發展生態愈發繁盛,形成了“鏈主”企業引領,各類企業梯次成長的良好趨勢。
作為“鏈主”企業的海克斯康擁有全球測量精度最高、測量范圍最大和產品線最廣的計量產品和方案。乾程科技、艾普智能、海研電子、眾瑞智能等企業找準賽道,在智能電表、電機檢測、海洋監測、口罩檢測等領域的市場占有率也位居全國前列。
立足于此,青島儀器儀表產業不斷邁向產業鏈最高端。不久前,在市科技局的推動下,青島一次性啟動8個儀器儀表領域“部市聯動”支持項目,促成7組產學研合作簽約,為進一步推動關鍵儀器儀表設備實現國產化提供創新引領。在系列簽約中,來自北京的簽約項目占比超70%,這是近年來青島科技創新領域單次簽約北京項目最多的一次。
兩年間,青島共為儀器儀表產業的11個項目爭取到“部市聯動”支持,擬支持財政專項資金近1.5億元。項目牽引之下,青島儀器儀表龍頭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與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儀器儀表協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建立聯系,和國家戰略“同頻共振”,一體化推動了青島儀器儀表領域重大成果的產出和轉化。
再看產業鏈下游。青島有600多家第三方檢測機構,還有大量高校、科研院所、檢測中心;作為開放型城市,青島進出口的數萬種農產品、工業品、電子產品等均需要儀器儀表進行檢測把關;青島在海洋領域重點科研項目眾多,也需要儀器儀表作為科技工具支撐。
在采訪中,來自北京大學應用磁學中心等單位的專家“點贊”青島的儀器儀表產業配套能力,“上游有技術支持,下游有應用場景”成為大家的共識。
塑造“青島制造”新優勢
由于起步較晚,我國高端儀器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面對國產替代需求催生新市場的歷史性機遇,青島儀器儀表產業正以自主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引入高能資源、發力高端賽道、拓展應用領域,提升國產儀器自主可控水平。
此次北京的科研機構“批量”來青簽約,就是青島儀器儀表產業面向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通過簽約合作,來自北京的前沿科技成果將在青島儀器儀表產業鏈的配套支持下,加速實現規模化生產、產業化應用。
其中,小型化飛行時間質譜儀項目依托北京大學電子學院郭等柱教授的研發成果,突破了同軸反射式飛行時間質量分析技術、微型濺射離子泵真空技術、多模式閥組控制進樣技術等關鍵技術,可實現所有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制造;北京理工大學小型的POCT質譜儀項目則要打造國際首款大氣壓連續進樣小型質譜儀,經多次對接,該團隊將在青聯合成立公司,結合青島海洋探測、環境監測應用場景,推動該項目技術落地轉化。
進一步推動儀器儀表領域科技成果轉化,青島還有更多切實可行的路徑。例如,圍繞青島儀器儀表協會發布的產業十大難題,青島市科技局打造了集智慧管理平臺、揭榜掛帥平臺、云端研發平臺和儀器儀表產業基金為一體的“三平臺一基金”;面向儀器儀表產業的高企和擬上市高企,青島出臺園區培育計劃,以最高500萬元的力度支持企業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