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郵輪國際港區崛起“超級綜合體”!
百年滄桑,青島因港而興。日前,山東港口國際健康管理中心規劃建筑方案完成批前公示。該項目位于市北區新冠高架以北、港平路以南、陵縣支路以西、中聯自由港以東,由山東山海龍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建設,項目與山港大廈咫尺相望,緊鄰中聯自由港、山東港口航運金融中心,交通便利,配套成熟。區域內匯集了高端企業總部、軌道交通及世界之眼等公共資源,坐擁百年港口繁華底蘊。山東港口國際健康管理中心作為啟動區的唯一住宅項目,成為豐富啟動區功能業態、激發社區活力的重要節點。項目用地面積0.94公頃,總建筑面積10.8萬平方米;兩棟(165米、100米)超高層塔樓及裙房形成了一座融合高端居住、5A級辦公、大型會議中心、社區服務及商業功能于一體的超級綜合體。
設計理念:海洋之環 整體設計
設計采用“海洋之環”的理念,與東側的山東港口航運金融中心地塊作為一個整體組團進行規劃設計,遵循吳志強院士打造文化濱海形象的規劃理念,以山港大廈為龍頭,世界之眼為中心,將三座錯落有致的高層通過環形連廊有機的聯接在一起,形體上采用退臺收分以及契合海洋之環理念的弧形切割,形成開放的觀海平臺,以環抱和歡迎的姿態展現國際郵輪母港起步區的現代濱海形象,營造優雅律動的沿海天際線。
前期方案研究
規劃呈懷抱姿態,擁抱沿海景觀,致敬大港城央中心。圍合式的布局,也實現了景觀最大化,城市視野最優化,視線干擾最小化。
充分挖掘地下空間價值
設計充分考慮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東側銜接山東港口航運金融中心地下空間;北側銜接地鐵軌道系統,讓人不出室外即可暢游青島,打造高效、統一、共生的地下空間系統。
本項目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功能業態上的獨特性。以“上住宅,下商辦”的垂直型制的業態分布,涵蓋了居住、生活、工作、休閑等多種城市要素,醞釀出醇熟的生態系統。南北兩座超高層塔樓的辦公空間、公共空間與住宅空間垂直交織在一起,需要建立高效便捷的豎向交通系統,創造靈活多變的空間組合方式。北塔14層以下為辦公、會議中心、數據中心等公共空間,14層以上為居住空間;南塔5層以下為辦公、商業、中央廚房、社區公共服務配套等公共空間,5層以上為居住空間。塔樓間的裙房屋頂作為住宅配套的居民健身場地、綠色生態花園等室外活動空間。項目北側可盡享膠州灣沿海風光,南側緊鄰綠樹紅瓦的歷史城區,實現人們筑夢云端的夢想。
形體設計時,在大尺度上形成群體效果,在中觀尺度上體現差異,形成“和而不同”的效果。在整個地塊的上位城市規劃中,有效地利用場地,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共處。外立面設計采用公建化的立面設計風格,以標準單元模塊排列,強調豎向線條為主,更加烘托了塔樓向上而美的氣勢,彰顯了啟動區現代主義風格的氣質,打造區域新旗艦。精致的鋁板線條,結合局部大面積落地窗,形成虛實對比的幕墻處理效果,打造觀海望城的城市之窗。
其中,超限高層建筑工程項目主體結構高度近160m,采用框架-核心筒結構體系,屬B級高度的超限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緊鄰膠州灣,如何滿足風荷載和地震作用下結構承載能力要求以及如何針對結構薄弱環節進行有效加強是該項目的重點及難點。結構設計采用多個不同力學模型的結構分析軟件進行整體計算,保證分析可靠和結構安全。
采用全生命周期的BIM信息化建設與管理
據了解,BIM技術應用貫穿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通過三維輕量化引擎對模型數據的分類處理,提高業主方、設計方、施工方等各參與方在項目中的溝通協作效率,提升項目整體建設管理品質。
借助私有化云服務平臺將數據內容集中,將項目管理、人員管理的相關信息集成到云端數據庫中,使項目內容、項目進度更加清晰,團隊內部合作具體化,提高了團隊合作效率。同時通過云端的權限管理等內容,將管理權限分級,確保數據更加安全可靠。
項目愿景:輻射帶動 和諧共生
項目建成后,將導入健康查體、康復護理、健康養老、健康教育、介護培訓等健康產業業態;引入國際國內大醫養大健康頭部企業入駐;山東港口旗下郵輪文旅集團、醫養集團等二級單位將進駐辦公;同時居民入住,提升區域活力。
未來的山東港口青島港將以啟動區作為核心,逐級引爆,成為東北亞重要的郵輪母港旅游目的地,國際新思想的策源地,輻射帶動市南、市北,復興西部老城區。屆時將形成新城與老城對話、現代與歷史交融、新建與舊址共生的和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