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進入高發期且易被誤診,市疾控專家提醒家長要警惕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4日訊 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如果咳嗽老不好,尤其是嬰幼兒,出現陣發性、痙攣性咳嗽而且病程較長時,應警惕百日咳這個呼吸道傳染病。什么是百日咳?如何預防百日咳呢?患兒得了百日咳后應如何護理?近日,記者就此事咨詢了青島市疾控中心的專家。
市疾控中心專家劉思彤介紹,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桿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百日咳是傳染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好發于3月齡內,或沒有接種百白破疫苗的嬰幼兒。全年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節為多。
據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計,2007年到2022年,山東全省共報告百日咳病例26122例,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其中1歲以下病例數最多,占比超四成。“百日咳患病初期癥狀與感冒相似,臨床特點主要表現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伴有深長的‘雞鳴’樣回聲,病程可長達2到3個月。”劉思彤說,非典型患者也可能沒有癥狀或僅有輕微咳嗽,有些患者會出現低熱。百日咳嚴重者可導致窒息,危及生命,另外還會引發肺炎、腦病等并發癥。
如何預防百日咳呢?專家建議,接種疫苗是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適齡兒童應及時接種百白破疫苗。兒童出生后的3、4、5月齡各接種一針,在18月齡再加強一針,共4劑次。兒童若按程序接種含百白破疫苗成分的其他聯合疫苗如五聯疫苗(DTaP-IPV/Hib)、四聯疫苗(DTaP-Hib),也可起到免疫保護。
此外,市民應養成勤洗手的習慣,日常要保持屋內的潔凈,注意房間的通風,還應注重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水平,如加強自身鍛煉,增強營養等。在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的季節,盡量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場所,非去不可要做好個人防護,減少被傳染的可能。
“孩子若長期咳嗽,建議到兒童傳染病專科醫院就診,患百日咳期間,要遵醫囑規范使用藥物,多休息。”專家提醒,孩子痙咳時痰不容易咳出,家長需要將孩子側臥、坐起或抱起,低頭體位,拍背,助痰排出,并擦拭口鼻分泌物。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做到營養均衡飲食搭配。家長要隨時觀察寶寶的病情,若寶寶持續高熱,并且咳嗽頻繁,病情加重,應及時就醫,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