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區陸續啟動2024年老舊街區改造項目
老舊街區改造,改善的是居住環境,凝聚的是民心,彰顯的是城市溫度。2024年,市北區計劃改造123個老舊街區,惠及居民約4.57萬戶。近期,市北區通過專題調度會、專項治理部署會、社情民意懇談會、網格黨群議事會、拆除違建等不同方式,扎實做好老舊街區改造前期工作。目前,部分街道已率先啟動老舊街區改造。
三個老舊街區,對標“精品示范”
2023年,市北區四機宿舍、內蒙古路30號居民小區兩個項目分獲山東省住建廳首屆老舊街區改造設計競賽二、三等獎。今年,市北區將繼續打造福州北路小區、水清溝三小區、天帝山城三個示范項目。
福州北路小區效果圖
其中,福州北路小區屬于市北區合肥路街道,位于福州北路以東、依蘭路以北,建成于1997年。本次計劃改造住宅樓51棟、建筑面積約為14.4萬平方米,惠及居民2061戶。
水清溝三小區效果圖
“我們將在拆除違建的基礎上,對小區人行道路、環衛設施、消防設施、社區燈具、雨污水管網、弱電通信管線等室外環境基礎設施進行更新;增加兒童游樂區、運動健身空間,配備活動設施和適老化座椅,同時增加小區綠化面積,打造適合全齡需求的示范小區。”市北區老舊街區改造專班負責人逄金聚說。
天帝山城效果圖
據介紹,該項目還將對建筑物屋頂、單元門、樓道內環境等進行改造;更新一處停車場,改造后可容納45輛車,增加2處非機動車停車棚;修繕一處社區老年活動室,面積約216.1平方米,新增一處社區服務用房,面積約214平方米。
聽取多方建議,讓居民“唱主角”
連日來,海倫路街道嘉定山社區、北嶺山社區、哈爾濱路社區會議室里十分熱鬧,街道、社區組織被改造區域樓長、居民代表開展老舊街區改造意見征求工作。在會上,設計單位拿出第三輪設計方案,通過PPT向居民代表詳細講解小區改造方案。居民代表暢所欲言,從小區停車位劃分到增加公共活動設施以及房屋漏水、小區綠化等多個方面提出意見。
海倫路街道召開老舊小區改造居民議事會
“今年,海倫路街道將著力解決好小區停車難、下水道堵塞、雨污分流、增加小區出入口等問題,也希望小區居民在改造過程中建言獻策、積極監督,共同打造居民滿意的民心工程。”海倫路街道城管辦負責人介紹說。
實地走訪問需于民
與此同時,阜新路街道老舊街區改造項目也在全力推進中。阜新路街道今年改造項目共涉及樓座48棟,惠及居民3600余戶,目前改造方案處于公示階段。
阜新路街道人大代表團調研城市更新建設及老舊小區改造情況
前期,街道和社區多次召開居民議事會深入討論,針對居民普遍反映的問題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小村莊社區重慶南路改造片區多數居民反映屋頂漏雨嚴重,街道、社區實地調研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為居民提供多個解決方案,并設計調查問卷逐戶走訪,在充分采納居民意見的基礎上,最終采用“坡屋頂修繕”作為最佳方案。街道還與居民簽訂了《施工承諾書》,確保屋面漏雨等問題能夠得到圓滿解決,保障樓內消防通道安全,讓居民住得舒心、安心。
實行“一院一策”,讓居民幸福再升級
為解決居民痛點難點問題,改善提升居住環境,寧夏路街道聯合設計單位現場調研8次,摸清樓院基本情況,實行“一院一策”,為樓院量身打造設計方案。
3月份以來,街道組織召開專題調度會2次,制定《寧夏路街道2024年老舊街區改造實施方案》,成立街道老舊街區改造工作專班,健全工作機制,細化責任分工。為確保改造項目順利施工,街道采取街居聯動、部門聯合、協同共治方式,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一手抓民意調查,提高老舊小區改造居民知曉率和參與率,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居民議事會、公示改造方案等方式,廣征民意、廣聚民智,進一步優化細化改造方案,力求打造惠民利民優質工程;一手抓違建拆除,為施工進場掃清障礙,通過拉網式摸排、入戶調查等方式,摸清違建底數,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依法依規、有力有序推進拆違工作。
據悉,寧夏路街道今年改造涉及39棟樓,輻射居民2700余戶,建筑面積1.35萬平方米。下一步,街道將按照工作計劃,有力有序推進改造項目做實落地,全力打造整潔宜居、設施完善、和諧共享的美麗街區。
打造居民茶余飯后的新晉“打卡地”
海泊苑小區位于市北區鎮江路街道敦化路25號,由13個樓座共同組成,已納入2024年老舊街區改造工程范圍。除基本改造項目之外,鎮江路街道充分挖掘居民需求,擬打造“海泊韶華·樂活空間”微更新項目。
該項目位于敦化路29號北側住宅間,原為海泊苑小區一處空地,長期以來缺乏系統治理,雜草叢生,逐漸成了周邊居民堆放垃圾和雜亂物品的場地,既浪費了土地資源,又影響了人居環境。為此,街道工作人員多次進行實地查看,充分考慮小區內老年人和兒童居多的情況,對該處空地進行更新改造提升,擬在此處進行臺階修復、新增室外扶手、增設室外家具、進行地面鋪裝、敷設彩色混凝土等,打造居民茶余飯后的新晉“打卡地”。
后續,街道還將進一步了解居民需求,聽取居民意見,細化設計方案,確保微更新項目接地氣、有溫度、出成效。
深化“凈安”工程,提升人居品質
據悉,2024年底,延安路街道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將基本完成對松江路社區、延安一路社區、延安二路社區共計45棟樓院改造工作,建設整潔宜居、安全綠色、設施完善、服務便民、和諧共享的“美好小區”。目前,街道老舊改項目正在逐步推進啟動中,已進入改造方案公示階段。
今年來,延安路街道組織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專題調度會6次,制定《延安路街道2024年度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成立延安路街道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專班。同時,街道圍繞違建拆除、停車泊位、硬化路面、美化墻體、消防安全等居民的迫切需求,動態更新各項改造項目,一攬子推動解決民生事項,全面提升城市人文品質、生態品質、生活品質。
以“繡花功夫”全力打造老舊小區改造樣板
為了提升群眾知曉覆蓋率,精準對接居民需求,全力做好桑梓路55號、延安二路152號、東山路63號、長春路93、97、99號、通化路47號等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街道在征集民意上下足功夫,組織“微網格”治理小隊的樓組長、黨員中心戶、公益崗逐一入戶問需,通過入戶走訪、發放問卷等形式加大宣傳,征集居民意見,確保居民知曉率達到92%,針對反映比較集中的墻體保溫、管網更新、公共亮化、五網合一等普適性問題,組織召開黨群議事會,引導更多居民參與到樓院改造,為形成專項改造方案貢獻力量。
同時臺東街道在走訪調研上下足了功夫,組織項目單位、施工單位對2024年即將開展老舊街區改造的長春路93、97、99號項目進行走訪調研,實地查看改造樓院現狀及施工場地情況,詳細了解改造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針對屋頂漏水、外墻破損、樓道墻皮脫落等影響居住體驗的問題商討解決方案,推動提升老舊街區人居環境。
近年來,市北區圍繞群眾“急難愁盼”持續發力,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著力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優化居住環境、提升公共服務,扎實推進老舊街區改出新氣象、家園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