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布局投下“信任票”!今年首場圓桌會議,德企這樣評價青島
外資加碼中國的信心足不足?要聽一聽在華外企怎么說。
3月21日下午,青島市德資企業圓桌會議在香格里拉大酒店召開。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張惠出席會議并講話。
青島市德資企業圓桌會議現場。
這是今年青島市組織的第一場外資企業圓桌會議,這場聚焦區域國別的會議首選德國,進一步印證了青島對德合作的高度重視。
傲立開放潮頭的青島,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當下,更需要暢通政府和外資企業常態化溝通渠道,進一步廓清迷霧、錨定方向,宣示青島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堅定在青外資企業的投資信心,以更宏闊的國際視野達成共贏當下的共識,尋獲面向未來發展的新動能。
01
德企與青島互動百年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賦予青島獨特的資源稟賦,開放包容的城市氣質進一步放大了優勢,讓青島更從容融入全球城市的互動及競爭中。青島與德國企業持續地密切交往互動,正源于此。
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國化工巨擘拜爾斯多夫與中國的第一筆業務就發生在青島;而西門子百年前制造的電機,如今仍完好無損地保存在青島啤酒博物館中。
西門子(青島)創新中心項目是西門子在德國以外的首個應用工業4.0的智能制造創新中心。
改革開放后,青島與德國經貿合作加快進程。如今,德國已成為青島在歐洲最大的貿易伙伴國和歐洲最主要外資來源地,常住青島的德籍友人數量長年居歐盟各國之首。目前,累計在青島注冊的德國企業有420多家,其中既有制造業巨擘、“百年老號”,也有眾多中小行業領軍企業、“隱形冠軍”。
尤其近年來,德國企業憑借先進的技術、良好的口碑,深度融入青島優勢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建設中。青島憑借“承接南北、貫通東西、連接陸?!钡膮^位優勢以及雄厚的工業基礎,為德國企業開拓中國大市場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落戶青島的采埃孚、馬勒、格拉默等企業在青島為多家整車制造廠提供配件,代傲、依必安派特、科思創是青島家電產業的重要配套商,隔而固的減震設備已裝載于青島地鐵和許多建筑中,扎克專注為青島造船業提供高品質鍋爐產品,朗盛、贏創已成為青島企業高端化工原料供應商。還有德意志銀行、德鐵信可、德莎、安聯、安固等一批德國服務業企業相繼落戶,扎根青島,融入青島,一起分享城市發展的紅利。
02
德企投資熱情再提升
近來,西方政客煽動對華“脫鉤斷鏈”,這與跨國企業在中國經營活動和實際感受形成巨大“溫差”。數據和實例均表明,德國企業正積極擁抱中國市場。
此次會議上,德國海外商會聯盟·大中華區副總裁舒友涵公布了這樣一組數據:
中國德國商會最新發布的《2023/24年度德企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盡管在華經營的德國企業面臨來自本土企業的競爭加劇、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一系列挑戰,但91%的企業計劃繼續在中國開展業務;78%的受訪者預計未來五年其行業將持續增長;54%的受訪者計劃在未來兩年增加在華投資;42%的德國企業預計2024年他們所在的行業將呈現積極發展勢頭,相比去年調查中21%的數字翻了一番。
中國本土競爭者的崛起也受到德國企業的重視。報告顯示,在汽車行業,11%的企業將中國競爭對手視為創新領導者,58%的公司希望自己能在未來五年內擔當這一角色。
“中國對德國經濟的重要性依然獨特。”舒友涵表示,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先進的供應鏈基礎設施以及日益強大的創新能力,使中國成為許多德國企業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拔覀冇性S多理由保持樂觀,中德之間的經貿確實可以繼續增長。”
與會在青德國企業負責人代表也表達了堅定發展信心、繼續投資青島的心聲——
在即墨區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車輛總裝車間,工人在裝配汽車。李濤 攝
“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目前產值累計超1200億元,未來公司將開展新車型技改升級,推出更多高品質青島造汽車;主導產業鏈數轉智改,依托智能工廠打造智慧產業鏈;建設產業鏈特色園區,進一步提高產業鏈凝聚力?!?/p>
“安德列斯蒂爾動力工具(青島)有限公司是德國斯蒂爾集團在亞洲投資建立的最大的生產基地,自2006年建廠至今,由1條生產線、1款產品發展到目前擁有48款產品共計154種型號,滿足全球各地多樣化用戶的園林作業需求。2024年預計營收將同比增加11%。”
“歐科林格工程塑料(青島)有限公司是德國總部高性能塑料事業部在亞洲的區域中心,2023年5月,我們與中德生態園管委簽署了新廠房的投資協議,新廠房目前已經動工建設?!?/p>
03
精準對接合作新機遇
青島與德資企業建立長長久久的合作關系,離不開資源、產品、市場對德企的吸引力,更取決于本地政府不觀望、敢發聲、主動出擊,對長遠發展有戰略定力和充足底氣。
青島中德生態園是中德兩國政府間重點合作項目。
去年3月,青島市在上海與德國商會共同舉辦了面向德國企業的“青島之夜”活動;去年6月份,市委主要領導帶隊訪問了德國,在慕尼黑舉辦了“青島-德國經貿交流合作會”。本次青島市德資企業圓桌會議是今年青島第一場按國別召開的外資企業圓桌會議,選擇與德企面對面交流,再次體現了青島市對德合作的高度重視,進一步凝聚發展共識、堅定投資信心。
青島對德資企業的精準對接服務不止于此。結合德國企業的產品優勢以及青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際需求,青島市商務局明確提出對德重點合作領域,為其提供豐富的落地應用場景,促進彼此共同發展、相互成就、雙向奔赴——
攜手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合作,依托龍頭企業及相關配套企業為基礎的產業群,在新型顯示、智能家居等領域拓展合作空間;
攜手推進智能制造領域合作,在智能制造裝備、軌道交通、家電電子等領域開展合作,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
攜手推進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在動力電池、電動機、電控系統等核心零部件及智能網聯方面形成更多合作;
攜手推進高端化工領域合作,在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生態化工等領域拓展合作,提升創新能力;
攜手推進綠色能源領域合作,歡迎更多德國新能源、新材料企業,深度參與青島的氫能與儲能、風電等綠色低碳產業發展;
攜手推進文化旅游領域合作,進一步拓寬文化、藝術、體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催生出更多文旅融合發展的新產業、新業態。
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外資企業投下“信任票”的堅實保障。青島亮出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目標。
此外,今年以來,青島市針對支持外資企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青島市重大外資項目獎勵政策實施細則》《外商投資制造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獎勵政策細則》《關于青島市外資研發中心核定辦法的通知》等,在重大外資項目、外資制造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外資研發中心進口稅收等方面給予獎勵和支持。
把握機遇,乘勢而上。相信更加完善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將打動更多外資企業了解青島、投資青島,成為城市發展合伙人。
作者|劉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