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發力助春耕!青島市2024年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啟動
青島新聞網3月19日訊(記者 孫志文 通訊員 魏石川 馮志)趕科技大集學新技術、進田間地頭亮新裝備、送科技助農促新模式、現場釋疑解惑推新品種……3月19日,以“推技術、送服務、強產業、促振興”為主題的青島市2024年農業科技下鄉啟動儀式暨集中示范活動在平度市南村鎮郭莊大集拉開帷幕,一批彰顯青島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新品種紛紛亮相,成為助力農業增長的新動能,受到與會農業專家的關注和農戶的歡迎。
活動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中共青島市委市直機關工委、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青島市科技局、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青島農業大學、山東省花生研究所指導,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平度市人民政府、南村鎮人民政府聯合承辦。啟動儀式上,發布了冬小麥滴灌水肥一體化輕簡高效栽培、奶牛健康數智養殖與低碳減排評價、高油酸花生病蟲害綠色防控等2024年度青島市農業十大先進適用技術,邀請全國技術能手推廣農業技術等。啟動儀式后,與會代表觀摩了農業科技大集、春季農民科技大培訓、科技特派員田間農業技術培訓等,實地查看生態牧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春季田間管理等新技術、新模式,現場展示了移動式糧食烘干機、新款植保機T60、北斗自動導航等新裝備。
管用!到田間地頭“授人以漁”
在農業科技大集現場,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邀請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青島農業大學、山東省花生研究所,同時組織局機關以及市農技中心、市農科院、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市疫控中心、市農安中心、市畜牧工作站,以及平度市農業農村局等單位的農業科技專家,組成志愿服務小分隊,還有10余家農業企業,通過現場講解、贈送農業科技圖書和技術資料等方式向農民群眾展示農業先進技術,科普糧經輪作高效種植模式、玉米“三改三提”單產提升等新技術,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防范涉農領域非法集資和惠農政策等,活動現場共發放各類明白紙、技術手冊2000余份,宣傳畫冊1000份,科普農業新知識600余人次,現場解答指導農村沼氣安全生產管理、全生物降解地膜應用、生豬綠色低碳養殖問題400余人次,農業企業與合作社達成農業科技合作意向10余項。
在田野飄香蔬菜專業合作社的黃瓜大棚內,全國共享鄉村振興實踐指導師、全國12316最受農民歡迎的優秀信息員、全國農化服務風范人物王倫世,正在開展黃瓜病蟲技術防止直播,為現場20余名蔬菜種植戶以及線上1200余名觀眾,詳細講解黃瓜病蟲害防治和田間管理方法。在田野飄香農民田間學校的春季農業科技大講堂里座無虛席,齊魯鄉村之星、正高級農民農藝師王彩榮,對南村鎮政府組織的部分村婦女主任、女能人和女科技示范戶等60余人,開展糧油生產實用技術以及黃瓜、番茄、大白菜病蟲害防治培訓,用最暖心的方式增強了高素質農民的技能。
“沒想到選雞蛋、吃雞蛋還有這么多學問”,在科技大集現場,山東省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共同體——青島市蛋雞產業服務團的專家們正在講解蛋雞健康養殖、疫病防控相關技術。產業服務團團長、市畜牧工作站高級農藝師鄭學龍正在指導大家通過看、摸、聽、嗅鑒別高品質雞蛋,品嘗不同雞蛋的口感。
實用!助春管春耕“傳經送寶”
走出實驗室,田間顯身手。今年的農業科技下鄉暨示范活動,圍繞提高糧食單產,向新質生產力要農業增長新動能,農業科研院所專家教授、“土專家”“田秀才”以及農業企業研發人員同堂授課,推廣農業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新品種,向農業企業、種養合作社、種養大戶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傳經送寶”,指導農民解決農業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指導春耕生產。
“現在正是小麥返青期,碾壓可以促進根部發育,增強小麥抗倒伏能力。”在平度市南村鎮楊家莊村的麥田里,青島市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孫旭亮正在對農戶面對面介紹小麥“三改三提”單產提升技術,通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進農機作業質量等措施,實現小麥產量提升,2023年在平度市蓼蘭鎮的示范田創出畝產837.2公斤的青島小麥歷史最高紀錄。當前正是春耕生產的關鍵階段,市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專家組成農業科技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服務,面對面講技術、送服務,為群眾細致分析和講解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生產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知識,幫助群眾做好春耕備耕工作。
“今年返青施肥有了‘神器’。”在平度市南村鎮楊家苗村的麥田里,無人機操作手朱梅楠正在執行“飛防”任務。他說,這1000多畝地只需3天就能施一遍肥,平均1畝地施肥成本不到20元,比傳統方式大幅節省了成本。現場,朱梅楠正在配合 “云上智農”青島農技推廣云平臺開展直播,與主持人江玉萍以及現場開展麥田春季管理培訓的孫旭亮、朱瑞華進行同步直播。據介紹,2020年以來,青島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推出“農業專家講政策、農技專家推四新、農民講師談技術”等“云講堂”直播課程60余期,制作教學視頻20多個,線上觀看超100萬人次。
好用!幫農民所急“助力增收”
“家里種了400多畝小麥20多畝花生,今天跟著看了好幾個點,看了很多的新技術新設備,回家要購買一些用到田間的管理,讓它增產增收。”平度市南村鎮種糧大戶邵淑英說。
“演示的這款是大疆新款植保機T60,標配上下2個有源相控陣雷達,可探測距離60米,能夠自動避障跟繞障,標配航測建圖功能,配有高清魚眼攝像頭和夜航燈,并配有夜視功能,讓夜間作業環境更清晰,作業更加安全,單架次可載水60公斤,每個架次可以作業30畝地。”植保無人機手于茲梁介紹。
在活動現場,新裝備新技術輪番上陣,吸引眾多種養大戶駐足觀看了解情況。在迎春樂牧場青島基地,省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共同體青島市牛產業服務團團長李彥,正在指導開展布病的快速篩查檢測,講解奶牛疫病防控技術。在康利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國家級畜牧業綠色低碳科技服務專家團成員、市畜牧工作站正高級畜牧師劉迎春,向企業推廣源頭糞污減排、槽式覆膜好氧發酵、全程智能控制、末端尾氣生物除臭等技術。據介紹,市畜牧工作站持續實施“基層幫”“十百千萬”“扎根計劃”等,在養殖場(戶)建設畜牧科技試驗示范基地10處、重點服務綜合試驗站100家,開展線上線下技術服務培訓10000余人次。今天演示的新技術就能為企業節省成本、增加收益180萬元。
開展農業科技下鄉活動,是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重要抓手,青島市注重凝聚市、區市、鎮街三級157個技術推廣機構工作合力,發揮全市1400余名技術推廣人才力量,緊緊圍繞“保障安全生產、助力穩產保供,主攻作物單產、提升農業產能,助推綠色發展、提高綜合效益”的目標要求,協同實施糧油綠色高質高效種植、化肥減量增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等重大農技推廣項目20余個,引進展示評價作物新品種3000余個,遴選發布種養殖主推技術180余項、新型農機裝備5000余臺套。在全市布局建設農業技術集成示范基地50個、畜牧科技推廣試驗示范基地18個、新技術示范點試驗站330個。依托科技小院、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科研工作站等15個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平臺,引進8個省級以上專家團隊落地青島。建成山東省首個省級畜牧科技推廣示范基地,實現蛋雞產蛋期全程無抗養殖。開展高效栽培技術集成應用、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創新、生態循環農業技術研究等科技項目58個,形成標準規范45個、獲評科技成果23項,入選國家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及種植業技術推廣典型案例5個,應用“小麥-玉米滴灌水肥一體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實現小麥、玉米一年兩季畝產糧食最高紀錄1.95噸。2023年我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97萬元,同比增長7.3%,農業科技貢獻率突破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