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線貫通!青島地鐵三期建設迎來新進展
青島新聞網3月15日訊(記者 孫志文)“順利出洞!”今天下午,在青島地鐵2號線二期合川路站,盾構機駕駛員劉帥操控著“劉帥號”盾構機,磨盤緩緩推破最后的巖層,至此,2號線二期工程佛耳崖站至合川路站(以下簡稱佛合區間)左線隧道貫通。2號線二期迎來首個順利實現雙線貫通的盾構區間,這也是甲辰龍年以來青島地鐵三期首個實現雙線貫通的盾構區間。
在李滄區地鐵辦支持下、青島市市政公用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監督指導下,佛合區間由青島地鐵集團第一建設分公司建設、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中鐵二十五局施工。其左右線分別采用兩臺盾構機掘進,其中“漆杰號”盾構機已于1月完成了右線的掘進任務。
“新技術+小發明”促質效雙提升
劉帥是掘進班組的“兩進人員”,“劉帥號”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從去年8月始發至今,無論寒暑,每天早上7點他就會到崗,奔波于監控中心和盾構駕駛室之間,以超乎尋常的耐心與專注,拿著圖紙爬上爬下,比對數據,檢查各個環節。盾構機駕駛室位于這條“鋼鐵巨龍”的“龍頭”位置,空間不足2平方米,排列整齊的屏幕界面上閃爍著隨時變動的數據,操作臺上還有密密麻麻的按鈕。“以前礦山法施工遇到硬地質,一天也進尺不了1米,而現在,我們佛合區間960米左右線施工只用了不到7個月?!眲浾f。
他駕駛的這臺盾構機上,加裝了多項智能創新技術:新增超前地質預報系統,對不良地質進行有效探測,做到早發現、早預警;針對復雜多變的地層地質情況,為盾構機配備了包括新型止漿板、精度小于5毫米的盾構間隙測量系統和渣土實時稱重系統在內的3種智能化系統,能夠有效控制地面沉降,提升工程質量。他所在的掘進班組通過“小立法”管理現場實體質量,通過每班加蓋管片實名制印章,實現每班施工質量有追溯。班組建設還激勵了班組成員積極投身“五小創新”,例如,他們創新性地在鋁合金尺正中央安裝水平尺和小棱鏡,用全站儀測量出鋁合金尺上小棱鏡的三維坐標,采用自動照準方式測量小棱鏡,提高了作業效率和精準度。
復雜地質下展開“毫米級”較量
佛合區間左右線縱斷面縱坡均為“一”型坡,最大縱坡29.63‰,豎曲線半徑為3000米和5000米。施工過程中要面臨下穿侯家莊河以及側穿金水橋橋墩這一I級風險源,另外區間地層多樣化明顯。為保證盾構機安全平穩掘進,在青島市市政公用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支持下,青島地鐵集團第一建設分公司和中國鐵建青島地鐵2號線項目總部積極成立盾構施工“智囊團”,超前謀劃,編制可行的施工方案及專項應急預案,運用智慧化管理手段,通過實時監測沉降數據,動態調整盾構掘進參數,及時進行同步注漿,通過盾構及配置盾尾間隙實時監測系統、盾構及配置渣實時稱重系統,可將測量誤差控制在±3毫米、測量精度1毫米以內。
“瞄準又好又快的建設目標,我們與復雜的地質環境展開了‘毫米級的較量’?!鼻鄭u地鐵集團第一建設分公司業主代表柳華榮說。開挖直徑為6.44米的盾構機以1毫米以內的測量精度、3毫米以內的測量誤差,高標準順利出洞。
青島地鐵2號線二期工程長約8.9公里,設車站8座,起于李村公園站,止于世博園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