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引領力!2024年青島全力爭創海洋命運共同體先行試驗區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新春伊始,青島關于2024年全市海洋發展的“路線圖”已經擘畫出來:全力爭創海洋命運共同體先行試驗區,出臺《青島市海洋發展遠景規劃》《青島海洋經濟促進條例》,推動部、省、市簽署深海三大國家平臺共建協議盡快立項、開工,加快推進總投資2100億元的140個海洋重點項目建設……
5日,青島市海洋工作會議召開,總結2023年海洋發展工作,謀劃部署2024年重點工作。今年,青島將抓緊落地突破一批重大政策、平臺、活動和機制,增強創新能力、產業能級、治理效能,全力提升現代海洋城市建設的引領力,進一步在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中打頭陣、當先鋒。
推動四個落地突破
2023年,青島大抓海洋的氛圍更加濃厚,經略海洋向縱深推進:首次組織全市海洋重點項目觀摩活動、全市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區(市)擂臺賽等“十大活動”;出臺全國第一部海洋領域市場主體培育的專項政策《海洋之星企業倍增計劃18條措施》;落地建設全國唯一聯合國“海洋十年”合作中心、亞洲唯一“海洋十年”海洋與氣候協作中心。2024年,青島圍繞重大政策、平臺、活動和機制四個方面再部署,力爭取得新突破。
落地突破一批引領發展的政策規劃。深入落實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爭取自然資源部支持,全力爭創海洋命運共同體先行試驗區,研究制定建設方案,梳理可落地的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出臺《青島市海洋發展遠景規劃》,前瞻謀劃未來青島海洋發展重點方向,持續保持在全國海洋城市中的領先地位。編制《青島海洋經濟促進條例》,夯實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的法治支撐體系。
落地突破一批創新示范的重大平臺。推動部、省、市簽署深海三大國家平臺共建協議,盡快立項、開工;推動“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實體化運作,支持“海洋十年”海洋與氣候合作中心建設,提升青島參與全球海洋治理能力;高質量運行青島藍色種業研究院,開展優良品種培育和戰略新興品種人工繁育技術攻關,積極爭創國家水產種業北方繁育基地;進一步規范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建設,加快推進科學技術攻關和產業化項目落地。
落地突破一批有國際影響的重要活動。作為聯合國海委會“海濱之城平臺”亞洲唯一創始城市參加2024年聯合國“海洋十年”大會,構建拓展藍色伙伴關系;推動與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等高端平臺機構合作,不斷提升東亞海洋合作平臺發展論壇辦會層次;籌備第27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爭取展會永久落戶青島,打造高質量全球水產交易、展示、服務平臺。
落地突破一批改革創新的機制模式。創新部、市現代海洋城市共建機制,爭取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對外合作、海洋治理等方面給予支持;充實并發揮海洋委專家咨詢委員會作用,開展現代海洋城市建設評估;進一步完善市委海洋委工作機制,頂格舉辦全市海洋發展大會;出臺《現代海洋產業示范園區培育管理辦法》,打造一批海洋特色園區建設實體樣板。
實施三個提升行動
2023年,青島在海洋科技、產業發展、海洋治理方面成效更加凸顯:包振民院士榮獲2022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笪良龍教授、薛長湖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住青涉海“兩院”院士達23人,約占全國涉海院士總數的30%;破譯迄今最大動物基因組圖譜——南極磷蝦基因組圖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發布;新簽約海洋項目153個,總投資1490億元;總投資2000億元的90個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399.8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158%;面臨滸苔整體規模偏大形勢,強化“前置打撈+近岸防御”策略,處置效果歷年最好。2024年,青島將聚力創新能力、產業能級、治理效能提升,進一步增強海洋發展綜合實力。
實施海洋創新能力提升行動。依托重大涉海項目、重大科技平臺,實施“企業攬才”“平臺攬才”行動;加快建設中國海洋國際人才港;組織開展青島市現代海洋英才評選,實施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藍色專項,舉辦中國山東海洋高端人才交流暨項目洽談會,聚力打造海洋產業人才集聚高地;開展高成長性海洋企業評選活動,加快培育一批引領性、成長性、創新性強的海洋企業。
實施海洋產業能級提升行動。加快推進總投資2100億元的140個海洋重點項目建設,組織全市海洋重點項目觀摩活動。推動海洋漁業轉型升級,加快推動藍色種業產業園區規劃建設;打造“總部型”海工裝備制造業,提升高端船舶研發設計能力;提升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創新力,培育青島“海洋藥谷”;壯大海洋新能源產業,打造女島海洋新能源制造特色集聚區;推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全產業鏈發展,加大突破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研發;塑造海洋電子信息產業先發優勢,實現關鍵核心裝備國產化替代;加快培育深海開發產業發展,加大對海洋采礦設備、水下機器人等關鍵設備生產企業和研發機構的定向招引。
實施海洋產業能級提升行動。扎實推動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置。加強岸線整治修復,完成靈山島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完善修訂滸苔處置應急預案,優化前置打撈模式,打好“降本增效”仗。持續加強涉漁綜合專項治理,加大涉漁“三無”船舶整治,從嚴從重打擊違規捕撈行為,依法維護海洋伏季休漁秩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勛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