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規劃13次“點名”,青島這樣打造“天空之城”
航空航天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蘊含著重大發展機遇。為加快推動全省航空航天產業跨越發展,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山東省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以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核心,聚力打造全國航空航天產業新高地。到2035年,山東要全面融入國家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布局,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空天信息等重點產業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躋身航空航天制造強省之列。
萬豐鉆石DA50飛機
作為山東的“強龍頭”,青島在航空航天產業領域布局較早,也形成了一定基礎?!兑巹潯分?,青島更是被“點名”賦予13項重點任務。
與此相互映照的是,青島近期在航空航天領域亮點不斷:2023年12月12日,青島即墨機場獲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頒發的通用機場使用許可證;1月3日,2024年第一架“青島造”固定翼飛機下線;2月3日,吉利未來出行星座第二個軌道面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11星方式成功發射……
新使命,意味著“騰飛”新機遇。
1
搶占“新賽道”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潛力巨大的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正成為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為構建面向未來的“天空之城”,我國已有十多個省份將低空經濟、通用航空等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工作人員在檢修飛機
根據《規劃》,山東提出打造全國航空航天產業新高地、躋身航空航天制造強省之列。
重點方向上,聚焦運載火箭、衛星制造與應用、通用航空和無人機、航空航天關聯制造四大產業方向,加速產品應用示范。
發展目標上,要新建5家以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建成東方航天港、衛星星座、國際樞紐機場等一批標志性工程,力爭全省航空航天重點企業達到300家;布局建成通用機場50個左右,航空運營服務網、低空監視服務網初步建成,通用航空、無人機、衛星數據等新場景應用更加豐富……
重點任務上,要實施創新能力提升、產業體系強鏈、東方航天港引領、園區載體集聚、開放融合發展、基礎設施支撐、應用場景拓展七大工程。
2
青島領到“新任務”
青島在航空航天產業發展中,有基礎、有潛力,更要勇挑新重任。
《規劃》提出,要堅持全省“一盤棋”,加快航空航天高端產業、優質資源向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集聚,打造濟南空天信息、青島通用航空及衛星通信、煙臺商業航天產業核心集聚區,輻射帶動各市特色園區協同發展,形成“三核引領、多點支撐、開放合作”的發展格局。
位于萊西的萬豐(青島)通航產業園
根據規劃,青島通用航空及衛星通信產業核心集聚區作為三核之一,將依托臨空經濟示范區、國家級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聚焦航空整機制造、衛星互聯網、空天信息系統、空天動力裝備等領域,建設國家先進航空發動機技術創新策源地、通用航空及衛星通信產業基地。
打造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方面,《規劃》提到,要高水平建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513所、青島空天動力結構安全研究所等院所,打造航空航天重點研發機構群。
加快高端人才集聚方面,依托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建強微電子、空間科學與物理學、海洋與大氣等優勢學科,支持高校增設航空航天工程、飛行器制造設計、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等緊需專業。
推進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方面,高水平建設嶗山實驗室等,推動航天優勢技術與海洋科技融合創新。
青島空客直升機
布局發展航空制造關鍵環節方面,提升青島空客H135直升機總裝制造、鉆石飛機DA50整機和零配件制造等能力;打造濟南、青島、淄博、濱州等一批無人機產業集聚區。支持青島市加快國產大飛機等機型飛行模擬訓練設備研發制造,打造航空訓練高端裝備研發制造及航空培訓中心。
壯大發展航天裝備產業方面,支持青島、濰坊在液體火箭低溫貯箱、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研發生產領域加快突破。建設濟鋼防務衛星總裝基地、青島衛星通信產業基地、泰安衛星互聯網產業基地。支持青島、威海、東營、臨沂等市做強航空輪胎、航空密封件、三角帶、減震墊等高性能橡膠制品產業。
打造專業化航空航天產業園區方面,高水平建設濟南空天信息產業園、青島通用航空產業園、煙臺東方航天港產業園。
《規劃》還提出,支持青島和濟南機場協同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煙臺機場打造區域航空樞紐。建設東營、青島全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實驗基地。支持濟南、青島、煙臺等機場積極開展公務機業務等目標。
3
當“高飛”領頭雁
實際上,自2016年入選國家首批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以來,青島加速布局航空航天相關產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積極搶占基因與細胞、量子信息、未來網絡、空天技術等產業新賽道,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
根據2022年青島發布的《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和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匯編》,通航產業要建設“兩高地、四基地”。
“兩高地”是指以古鎮口航空產業基地和青島藍谷航空教育培訓基地為核心的研究與發展高地?!八幕亍卑ㄉ綎|通用航空產業園、青島藍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平度舊店航空飛行小鎮和青島市通用航空產業園(萊西片區)等產業基地。
為推動通航產業發展,青島從生產制造、運行保障到運營應用等環節,實施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助力相關企業發展。
在通航制造方面,青島成功引進了兩大“鏈主”企業。其中,位于即墨區的青島空中客車直升機總裝線項目,是空客集團在歐洲以外的第一條H135型直升機總裝線,也是我國唯一一條主流直升機總裝線,奠定了青島在全國通航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此后,青島又引入萬豐鉆石飛機整機制造項目,成為我市首個飛機整機制造項目,打開了青島通航產業的新格局。1月3日,2024年第一架“青島造”固定翼飛機下線,機型為萬豐鉆石DA50,預計今年將量產20架。
在“鏈主”企業帶動下,一批通航產業項目紛紛聚集。如,青島市通用航空產業園(萊西片區)正積極打造通航運營、航空教育、航空旅游和航空制造等產業集群發展的國家級通航產業示范區。預計到2025年,通航產業總產值可達100億元。
平度慈航機場
在平度市舊店鎮慈航機場,各種小型民用飛機起起落落。作為山東省首個取得A類使用許可證的跑道型通用機場,機場二期建設正穩步推進,將打造為青島北部區域通航產業集群中心。
目前,青島通航產業已涵蓋通航制造、通航運營、零部件生產、維修運營、通航培訓、航空文化、航空運動等,產業鏈日益完備,產業生態逐漸豐盈。
在空天信息產業領域,青島也在快馬加鞭。2月3日,吉利未來出行星座第二個軌道面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11星方式成功發射。吉利未來出行星座是全球首個商用通信導航遙感一體星座,由青島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承建和運營。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合航天將在2年內完成吉利未來出行星座一期72顆衛星部署,實現全球實時數據通信服務。二期將擴展至168顆衛星,實現全球厘米級高精定位服務,為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消費類電子等領域提供高可靠、低成本的應用服務。
青島通航產業加速“起飛”
“天空之城”令人充滿想象,在這張新藍圖上,青島展翅騰飛。
(作者 李德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