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工業如何提質增效?這場會議透露出關鍵信號
工業是青島發展的根基,青島經濟發展質量高不高,關鍵在工業。
從2023年前三個季度的統計數據看,青島工業增加值增長從一季度的4.8%,到二季度的5.4%,再到三季度5.7%,一路上揚,充分體現出工業對青島城市經濟的“壓艙石”作用。
新的一年,青島工業經濟如何進一步提質增效備受關注。1月26日,青島召開2024年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透露出了關鍵信號——以新型工業化為主題,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新型工業化無疑是其中最核心的關鍵詞。青島將從產業結構優化、創新能力提升、推進數實融合等方面發力,進一步拉長長板、補齊短板,蹚出一條具有青島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工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工業“開門穩、開門紅”推動全市“開門紅”。
01
新型工業化“新”在何處
新型工業化是中國工業制造業在新形勢、新挑戰之下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路徑。過去幾十年,我國制造業產業整體實力、質量效益以及創新力、競爭力、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工業化發展站在新的更高起點上,亟需一種全新的發展方式。2023年底以來,從中央到山東、到青島,各級經濟工作會議都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盡管新型工業化并沒有像科學定理一樣嚴格的標準定義,但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被公認為新型工業化的重要特征,即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背景下,工業制造業要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智能化水平高、順應“雙碳”目標的路子。
新型工業化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個靜態的目標,而是一個不斷努力的過程。2023年,支撐青島工業經濟持續向好的一系列產業變化,就是引領新型工業化發展的關鍵引擎。
一汽-大眾華東生產基地。
從宏觀的產業層面看,一系列重點項目相繼取得積極進展,為穩增長注入強勁動能。數據顯示,京東方等55個增量項目加速釋放產能,上拉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3個百分點,增長貢獻率達到23%。
從微觀的企業層面看,龍頭企業和產業鏈重點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競爭力持續增強。全市126家倍增培育企業產值增長10.6%,上拉全市規上工業產值增速2.5個百分點。推進重點技改項目525個,竣工投產129個,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0.3%。
這些都為2024年青島進一步發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02
“固本興新”加快優化產業體系
盡管京東方等新興產業項目的投產逐步改變著青島工業制造業的產業面貌。但坦率講,在構建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青島與國內先進城市仍有一定差距。新的一年,青島明確提出將突出固本興新,加快優化產業結構體系。
固本,即面向既有的產業基礎,加快改造升級傳統產業,鞏固提升優勢產業。傳統優勢產業體量大,與需要較長時間培育的新興產業相比,在短期內對工業經濟的帶動作用更加明顯。
萊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圍繞智能家電和軌道交通裝備兩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以及青煙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等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青島將出臺發展措施,推動集群進一步提升能級。同時,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擴量提質、食品飲料和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島還將引導董家口、新河化工園區優化布局,在高端化工產業上尋求新突破。
興新,即大力培育布局新興未來產業。聚焦引領此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統籌推進集成電路、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新型顯示、高端軟件等產業融合發展。堅持仿創并舉,聚焦發力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器械,系統推進產業技術創新和規模化發展。超前謀劃元宇宙、未來網絡、人形機器人等產業,開辟新領域,搶占新賽道,培育未來產業先導區。
03
“創新驅動”拉升產業高度
創新是新型工業化的根本動力,也是標定一座城市產業高度的核心維度。這兩年,隨著智能家電和虛擬現實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落戶,青島產業創新能力不斷邁上新臺階,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新的一年,青島將堅持把創新擺在核心位置,持續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讓高校的科研資源與產業的創新需求更好銜接,是當下推進制造業創新的重要發力方向。青島將加快構建產業協同創新體系,支持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創建一批市級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和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打造多層次網絡化的制造業創新體系。此外,面向行業技術創新需求,優化“設計+研發+用戶體驗”生態,培育一批專業化公共服務平臺。
北海造船建造的5500TEU集裝箱船2號船。
同時,依托自身產業特色,強化重大技術裝備攻關。瞄準細分領域中高端產品供給,加快補齊工業母機等短板弱項。優化“市場主導+揭榜掛帥”機制,聚焦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題,實施重點技術創新項目1500項以上,揭榜產業技術創新協同攻關重點項目20個,力爭新增省首臺(套)技術裝備與關鍵核心零部件產品25項以上、省首版次高端軟件產品50個以上。
04
壯大“數字經濟”新引擎
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增量。這兩年,數字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日益凸顯,成為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引擎。2023年,青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預計增長20%;檸檬豆工業互聯網平臺成功晉級“國家隊”,國家級“雙跨”平臺數量實現新突破。
有了這些基礎,2024年青島將在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上進一步發力,加速釋放數字經濟帶來的倍增疊加效應。
數字產業加速集聚成勢。青島將用好中國軟件名城、國家級綜合性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國家(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等高能級產業平臺,統籌推進歌爾、中電科、融合光電等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建設,爭創一批省級數字經濟園區,力爭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
2023年,檸檬豆成功晉級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
產業數字化進一步走深走實。持續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新培育市級以上特定行業特定領域平臺10家以上,支持卡奧斯、檸檬豆等國家級“雙跨”平臺做大做強,由青島全域向全省、全國重點垂直行業和重點園區拓展延伸。推動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改造企業1000家以上,打造一批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行業標桿和“數字領航”企業。培育一批典型場景解決方案,以場景牽引企業“智改數轉網聯”。
此外,青島還將推動5G網絡、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數字新基建擴容提速,夯實數實融合發展底座。
新年新開局。在堅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道路上,青島工業定將為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作者 |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