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政府印發意見,21條舉措支持上合示范區建設“再提升”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正式發布
21條舉措支持上合示范區建設“再提升”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1月2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支持意見”)正式發布,提出加碼助力上合示范區“四個中心”建設等21條舉措,明確在目標定位上再提升,在規劃建設上再提升,在產業謀劃上再提升,在開放創新上再提升,進一步深化區域物流中心、現代貿易中心、雙向投資合作中心、商旅文交流發展中心建設,打造國際多雙邊框架下地方經貿合作樣板。
21條舉措涵蓋建強區域物流中心、建強現代貿易中心、建強雙向投資合作中心、建強商旅文交流發展中心等方面,創新舉措多,實踐針對性強。
在建強區域物流中心部分,明確提出建設上合國際樞紐港,統籌推動生產服務型(港口型)、商貿服務型、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不斷提升海陸空鐵四港聯動功能,協同西安、成都、哈爾濱等國內重要樞紐,加快建設現代化、高質量國際物流服務網絡。
在建強現代貿易中心部分,提出打造“新三樣”集散中心,由省商務廳牽頭,青島海關、青島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采取創新出口運輸方式、提升通關效率、加強相關口岸功能建設等措施,制定“申報、檢驗、放行”全流程高效出口特色服務包,依托上合國際樞紐港,著力擴大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綠色低碳產品出口,建設面向上合組織國家的“新三樣”集散中心。
在建強雙向投資合作中心部分,提出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合作,聚焦工業互聯網、高端裝備等領域,引進培育一批創新項目,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推動與香港科學園合作,建設省級各類創新平臺。還提出強化區域協同發展,支持上合示范區通過項目合作共建、飛地經濟等方式,與境內外園區、地方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與省內園區合作。
在建強商旅文交流發展中心部分,提出拓展對外交往渠道,支持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上合示范區設立代表機構;積極爭取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青島設立簽證中心。還提出加強經貿人才培養和培訓,加快推進上合組織經貿學院實體化運作,積極推進建設具有上合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大學。
21條舉措旨在圍繞《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確定的近期、中遠期目標,對上合示范區建設全方位再提升。到2026年,區域物流通道高效暢通,國際貿易場景加速呈現,產能合作生態持續優化,文旅互鑒模式深度融合,與上合組織國家相關地方間的雙向投資貿易制度創新試驗區、企業創業興業聚集區、“一帶一路”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和新時代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功能充分彰顯,建成覆蓋全省、服務全國、輻射上合組織、鏈通“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區。
“支持意見”還提出在體制機制、人才集聚、要素供給、干部隊伍等方面全力保駕護航。例如,對上合示范區所需政策、要素等資源進行重點保障,重大改革創新事項作為全省統籌推進的重點改革事項等。
據了解,今年上合示范區將對內依托上合示范區管委做實上合國際城、空港新城、樞紐港新城、卡奧斯新城、板橋新城“五大新城”,對外依托上合辦聯動各區市,深化平臺對平臺、生態對生態模式,推動平臺共建、資源共享、合作共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曹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