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島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召開,定下今年發展“小目標”
青島新聞網1月23日訊(記者 張曉楠)1月23日上午,2024年青島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召開。會議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3年全市交通運輸工作,部署2024年重點任務,動員全市各有關部門、各區(市)和交通運輸系統各級各單位,立足新起點,把握新機遇,凝心聚力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青島先行區。
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解宏勁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政府副秘書長季成濤主持,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路玉軍作題為《打頭陣當先鋒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青島先行區》的工作報告。
統籌推進“五大攻堅行動”
路玉軍在報告中全面總結了2023年全市交通運輸發展成績。他表示,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各部門、各區(市)大力支持配合下,全市交通運輸行業埋頭苦干、擔當作為,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綜合運輸服務、交通營商環境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邁上新臺階。
路玉軍指出,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至關重要,必須準確把握發展大勢,科學謀劃發展思路,聚焦重點難點,精準施策發力,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必須結合青島實際,牢牢把握穩中求進“一個工作總基調”,統籌處理速度與質量、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發展與安全“三對關系”,深入開展促發展質量、促環境優化、促問題解決、促干勁提升“四促大討論”,堅決當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城市功能品質提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深化改革開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五個開路先鋒”。
路玉軍強調,2024年,全市交通運輸工作要錨定“走在前、開新局”“打頭陣、當先鋒”,牢牢把握“開路先鋒”的職責使命,統籌推進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綜合運輸、行業治理、黨的建設“五大攻堅行動”。
一是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按照“完工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的項目梯次推進格局,積極謀劃、系統推進,確保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用、早見效。
二是實施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攻堅行動。通過拓展物流樞紐通道、嚴抓項目招引服務、創新產業發展模式,促進現代物流循環高效。
三是實施綜合運輸服務升級攻堅行動。聚焦青島都市圈、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著力推進公路、鐵路、機場、公共交通優化升級,加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運輸服務直達快通。
四是實施行業治理效能提升攻堅行動。通過深化試點示范引領、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深化法治政府部門建設、強化重點領域治理、深化平安交通建設,鞏固交通運輸發展基石。
五是實施黨的建設強根固基攻堅行動。通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
2024年青島交通運輸民生實事
一、持續推進交通重大項目、跨區市通道、樞紐節點建設,加強干線公路與市政道路高效銜接,持續增加交通基礎設施供給,讓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主要目標:加快沈海高速改擴建、青蘭高速(河套至黃島段)改擴建、董梁高速、中北通道等重大項目建設,推進G204煙滬線萊西段(G517至前馮北村)、S217(膠州平度界至G309段)等國省道擴容升級,實現G308文石線(S502至S213段)、S219灰里線(開發區湘江路至九龍辦事處大鬧埠段)等改建工程完工。開工建設萊青高速、跨洋河橋等3個跨區市通道項目,加快建設青銀高速增設唐山路出入口、青蘭高速前陽互通立交,謀劃實施青蘭高速增設中德生態園出入口。
二、實施160公里以上普通國省道大中修,提升國省道日常養護品質,推進“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
主要目標:實施普通國省道大中修工程,完成普通國省道大中修160公里以上。加強國省道日常養護,全年實施路面修補18萬平米,裂縫處理15萬延米,標志標線施劃16萬平米;加強橋梁隧道涵洞管護,完成橋涵日常小修50座以上;實施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工程600公里以上,為群眾提供安全舒適的出行條件。
三、加大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主要目標:在我市高速公路服務區、國省道公路驛站增設44座充電樁(其中高速公路服務區增設24座,普通國省道公路驛站增設20座),持續提升公路沿線充電服務保障能力,提升人民群眾公路出行充電服務保障水平。
四、落實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政策,促進物流運輸行業降本增效,降低市民通行成本
主要目標:落實行駛省內高速公路安裝ETC設備貨車和納入監管平臺的營運大型客車85折通行費優惠等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政策;繼續對行駛青蘭高速部分路段、前灣港2號疏港高速部分路段安裝使用ETC設備的五、六類貨車實施差異化收費政策,促進物流運輸行業降本增效;繼續對行駛青島海灣大橋的一類客車實施差異化收費政策,降低市民通行成本。
五、加強常規公交與地鐵銜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
主要目標:結合市民出行需求,優化調整市區公交線路30條,不斷加強公交與地鐵間銜接。地鐵6號線一期開通,地鐵線路達8條,地鐵站點169個,覆蓋8個區(市)。
六、增強95128巡游出租車電召服務能力,提升適老化無障礙出行服務水平
主要目標:提升95128約車服務保障作用,擴大巡游出租車電召服務覆蓋面,滿足老年人及出行不便人群出行服務需要,2024年度入駐車輛數量,達到3000輛,訂單數量提升10%以上,達到1.1萬單。
七、延伸服務觸角“就近辦”,提升“一站式”便民服務新體驗
主要目標:在道路運輸便民服務站推廣應用的基礎上,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全市20余萬輛營運車輛檢測、年審、技術等級評定、運輸證換補發等業務提供“一站式”“一條龍”服務,各審批服務窗口線下業務減少50%以上,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八、推廣駕培服務新模式,提升道路運輸營運車輛智能化監管水平
主要目標:搭建青島市駕培系統,打造“學車一件事”。學員選擇駕校、報名、交費、學車一個平臺辦理,深化實踐“先培后付、計時支付”模式,優化學車服務,強化駕校信用質量管理。整合構建重點營運車輛管理系統,建立市、區、企三級閉環精準管理模式,實現對道路運輸營運車輛的全天候、全方位的監管。
九、大力開展交通運輸政務服務提質增效行動,提升營商環境行業智慧化和標準化水平
主要目標:率先在水路運輸領域開展提質增效試點,通過數據共享,實現免提交身份證、營業執照等證明材料,自動調用電子印章;通過新技術應用,實現辦理表單智能填報、預審,辦理結果線上反饋、核驗,探索對其他簡易審批事項開發數字化場景,提升用戶體驗和審批效率。在“愛山東”APP內建立“青島交通運輸專區”,進駐4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和2項公共服務查詢事項,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群眾辦事更便捷。
十、加強交通運輸信息服務
主要目標:積極創新交通出行信息服務渠道和方式,探索與新聞廣播單位建立“日常+特殊時期”結合的出行信息服務合作機制,健全“e路有我”服務體系,為廣大市民提供及時、可靠的綜合交通出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