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以點帶面破解城市管理頑瘴痼疾
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
青島以點帶面破解城市管理頑瘴痼疾
“重慶高架路簡直是太方便了,通行比以前順暢多了。”家住李滄區的詹先生在位于市南區的萬象城工作,以前每天開車上班要花費一個小時左右,去年12月下旬重慶高架路通車后,二十分鐘就能到單位。
作為東岸城區規劃“四縱五橫”快速路網最重要的“一縱”,重慶高架路串聯4條快速路和17條主干道,沿線設置7處立交和9對匝道,使青島的南北更暢通,讓主城區加快形成了“成環成網”的快速路網體系。
重慶高架路通車,17.7公里貫穿南北,是青島市扎實推進城市管理領域頑瘴痼疾專項整治帶來的成效。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青島緊扣城市管理領域頑瘴痼疾專項整治涉及的交通擁堵、停車難、架空纜線、違法建設、物業管理、市容秩序、旅游秩序等13個方面,堅持統籌協調、真抓實改、常態長效,全過程發力、全鏈條提升、全方位保障,進一步改善了城市功能品質。
專項整治過程中,青島針對專項整治點多面廣、社會關注度高、治理難度大的特點,推動形成了一體推進、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過程協同發力推進。市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明確由兩位市領導牽頭專項整治,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城市管理、公安、住房城鄉建設、自然資源規劃和文化旅游5個主要牽頭部門強化條線指導。同時,開設專題電視問政節目和“曝光臺”,編發《專項整治專刊》,建立約談提醒機制,壓緊壓實屬地主體責任。青島實施協同監督,在市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統籌指導下,多個部門單位先后開展專項督查及監督檢查,以點帶面推動解決9大類、33個方面、396個頑瘴痼疾問題。
西部老城區中山商城人防停車場、聊城路停車場和李村路停車場投入使用,中山路周邊的停車難問題得到明顯改善。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嶗山院區地下停車場項目與金家嶺立交停車場地下空間相連,有效緩解醫院及周邊停車壓力……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青島堅持真抓實改、立查立改、邊查邊改,解決了一大批市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城市管理頑瘴痼疾。
實施238處堵點治理,“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接入泊位70.5萬個、注冊用戶202萬。拆除各類違建850萬平方米,查處市容秩序問題73.8萬處次。超額完成647公里道路、691個小區空中纜線入地任務。集中整治232個業主投訴多的物業管理項目,深入治理全市270家建筑垃圾運輸企業及4982輛渣土車。一個個問題的解決,提升了市民可知可感的幸福體驗。
對反復出現的問題,青島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從制度上找原因、抓突破,破除了一系列影響城市管理常態長效的體制機制障礙。比如,印發《關于建立健全城市精細化管理長效機制的意見》,明確每年召開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會議、每季度召開市城管委會議的機制;明確建立城市管理年度“體檢”制度;明確將養護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足額保障,并結合城市管理考評結果,對真抓實干、成效顯著的區(市)實施以獎代補的要素保障機制等,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