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229億元的10個重點項目在西海岸新區竣工投產
青島新聞網9月8日訊(記者 陳志偉 通訊員 趙敏)今天,青島市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園(董家口園區)揭牌暨首批重點項目竣工投產活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首批總投資229億元的10個重點項目竣工投產,將為青島市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低碳的澎湃動能。
建設新興產業專業園區是青島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是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的必然要求。青島市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園(董家口園區)是全市規劃建設的首批產業專業園區、也是面積最大的市級產業專業園區。此次竣工投產的10個重點項目涵蓋高端化工、新材料、循環利用等領域,達產后,年可實現工業產值350億元、稅收22億元。
其中,由海灣化學總投資43.8億元建設的24萬噸每年高端聚碳酸酯用雙酚A及供汽配套項目,將成為海灣集團“環氧氯丙烷+雙酚A-環氧樹脂”高端新材料及復合材料產業鏈的重要一環;由金能化學總投資98億元建設的金能化學新材料項目,將建設全球單體產能最大的年產90萬噸丙烷脫氫裝置和2套國內單體產能最大的年產45萬噸聚丙烯裝置;由益凱新材料總投資47億元建設的高性能橡膠新材料循環經濟綠色一體化項目,從根本上解決了輪胎滾動阻力、濕地制動、耐磨無法同時改善的“魔鬼三角”問題;雙星集團屬下伊克斯達綠色生態循環利用示范基地項目是全球領先的廢舊輪胎綠色生態循環利用企業,其產品被廣泛應用于輪胎、煉油、輸送帶、橡膠制品、色母、建材等16大行業。
據悉,青島市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園(董家口園區)入園項目畝均投資、產值均超過1000萬元,畝均稅收超過60萬元。園區按照產業特色,構建“兩區、八園、五鏈”產業發展布局,推進化工新材料產業集聚區、特鋼新材料兩大產業集聚區建設,規劃低碳烯烴功能新材料產業園等8個園中園,重點打造多元化原料制烯烴等5條產業鏈。目前,已落地海灣化學、青島特鋼、雙星輪胎、金能化學、益凱新材料等總投資912億元的重點項目65個,入駐企業49家,初步形成了以海灣化學為龍頭的乙烯產業鏈,以金能化學為龍頭的丙烯產業鏈,以益凱新材料、國橡中心新材料和雙星輪胎為龍頭的碳四產業鏈,以青島特鋼為龍頭的先進金屬材料產業鏈。
值得注意的是,在布局高端產業的同時,園區一方面通過建立企業內、產業間、區域組團間和公用設施間四大循環體系,實現園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另一方面,將從管廊架改造提升、智慧園區建設等方面著手,完善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其中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合作的智慧園區建設也已進入頂層設計階段,全力打造集綠色、循環、智慧、安全于一體的專業園區。
“2023年,園區計劃新簽約百億級項目3個,工業產值力爭完成580億元。”青島董家口經濟區管委經濟發展部部長杜軍介紹道,“首批項目達產后,我們將建成全球單個工廠產能最大的脫氫基地、國內領先的高性能聚丙烯生產基地、國內最大的乙烯法PVC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偏硅酸鈉產銷基地和國內單線產能最大的飼料蛋白加工基地,聚力打造國內領先的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基地。”
近年來,青島董家口經濟區在積極打造青島市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園(董家口園區)的同時,搶抓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大機遇,發揮國際深水港口龍頭帶動作用,依托省級化工園區和青島市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園兩大平臺,聚焦做大做強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堅持抓百億級項目、育千億級產業、建萬億級園區。上半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7億元、增長25%;工業產值341億元、增長22%;外資到賬1.7億美元、增長28%;貨物進出口170億元、增長21%。
下一步,青島董家口經濟區將堅定不移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圍繞港產城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國際深水港、循環經濟區、綠色新港城,加快建成支撐青島市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極,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低碳高端石化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