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國際性盛會上,青島亮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周年答卷”
向“綠”而行,向“新”而生,一幅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畫卷正在齊魯大地徐徐展開。扛起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強龍頭”擔當,青島以突破創新的實踐為這幅畫卷增添華彩。
8月29日上午,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這是在山東舉辦的第一個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國際性盛會,來自全球以及國內綠色低碳發展領域的權威專家、知名學者、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負責人齊聚大會,把脈綠色低碳發展新趨勢,探討新舊動能轉換新路徑,共謀高質量發展新未來。
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
大會期間,青島派出了“項目方陣”,遴選了總投資4382億元的200個技術含量高、引領示范性強、市場效益好的項目在大會現場進行推介,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17個重點領域。粵浦科技·青島智創中心項目、磁存儲芯片研發生產基地項目、云天暢想總部及算力中心項目等6個項目在會上集體簽約。
在與大會同步舉辦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成果展上,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等“青島造”國之重器精彩亮相,展現了青島綠色低碳發展的最新成果。
01
交出“周年答卷”
選擇在這個時間舉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頗具深意。
2022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發”18號文件),支持山東在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基礎上,著力探索轉型發展之路,進一步增強區域發展活力動力,努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這開啟了山東全新的發展機遇期——支持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是黨中央提出“雙碳”目標以來,全國第一個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戰略布局;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以“國發”文件賦予山東的戰略任務。
在“國發”18號文件出臺一周年之際,山東這一盛會,亮出了“周年答卷”,也將助力山東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推動先行區建設走深走實。
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成果展上亮相的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
圍繞“新舊動能轉換”“綠色低碳發展”“高質量發展”建設先行區的三大主題詞,青島擔當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強龍頭”,推動先行區建設起勢見效。據梳理,國務院《意見》中,需要青島直接承擔的具體任務有26項,《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 (2023-2025年)》布置給青島包括“強龍頭”在內76項具體任務。過去一年間,海洋領域國家實驗室、啟運港退稅政策獲國家批準,國家深海基因庫、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成運行,多項重大任務都取得了新進展、新突破。
02
凸顯“新”和“綠”
作為“強龍頭”的青島交出的這份“周年答卷”,凸顯“新”和“綠”。
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就是這份答卷的一個縮影。
大會期間青島簽約的六個項目,“新動能”和“綠色低碳”的屬性突出——
磁存儲芯片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圍繞存儲芯片領域,吸引產業相關上下游企業進行落地布局,將有效填補山東省存儲芯片產業空白;
云天暢想總部及算力中心項目擁有全球獨創的GPU服務器計算架構,為青島市及周邊地區提供虛擬現實產業專項算力需求;
碳稀鋁基復合材料項目將建成國內首套超強復合材料粉體設備及生產工藝生產線,有效填補該領域國內空白,助推青島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高端化發展;
美國Yardmax公司智能新能源戶外動力設備研發生產及總部基地項目,生產智能鋰電園林機械,運用磁場矢量定向技術對割刀電機及行走電機實施精準控制;
明日·預制菜國際智慧供應鏈產業園項目運用智能機器人、數字管控等技術,搭建預制菜供應鏈配送、冷鏈儲藏、食品安全可溯等“三大中心”,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粵浦科技·青島智創中心項目以大數據招商、數字化運營、智慧化管理為保障,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智能制造三大硬科技產業賽道實現補鏈、延鏈、強鏈。
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成果展上亮相的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
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成果展的展廳中央,山東港口青島港集團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動態模型格外引人關注。碼頭是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也是世界首個“氫+5G”智能綠色碼頭。目前,碼頭橋吊平均作業效率達到60.18自然箱每小時,比國外同類碼頭高50%以上,已連續9次刷新自動化碼頭裝卸效率世界紀錄。
在會場之外,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青島突出綠色低碳導向,以項目建設帶動高質量發展。市發展改革委數據顯示,1-7月,青島市入選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的186個實施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累計完成年度投資817.2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達到79.3%,超時序進度推進。
其中不乏體量大、帶動力強的“大塊頭”項目。在186個實施類項目中,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29個,年度累計完成投資717.1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為77.8%;總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35個,年度累計完成投資318.4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為74.1%。
03
降碳擴綠“向未來”
近年來,青島在降碳擴綠方面不斷取得創新突破——
產業降碳,是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青島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和綠色制造,累計培育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7家,數量位居計劃單列市首位;國家級綠色制造名單企業45家,數量位居全省首位;青島煉化、海灣化學蟬聯國家行業能效“領跑者”榜首。青島啤酒(啤酒二廠)、青島煉化、青島石化、海灣化學入選2022年水效領跑者企業,數量居同類城市前列。
青島啤酒智慧產業園光伏“綠”電驅動著啤酒罐在流水線上高速流動
能源是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重點領域。青島實施新能源倍增計劃,全市新能源發電總裝機占比近半,每年發綠電60億度以上、減碳340萬噸。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上,青島能耗強度達到全國領先水平,超額完成省下達的能耗強度下降考核目標。在能源消費結構優化上,青島單位能耗產出水平全省第一,單位能源稅收為全省平均水平的2.5倍。
以創新突破綠色低碳時代命題,青島在全省率先實施市場主體間用能權交易,以市場化手段解決金能等項目80余萬噸能耗指標,帶動投資超400億,節能降碳企業收益超1億元,減排二氧化碳120余萬噸,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典型做法獲財政部表揚;探索建設國家首批廢舊物資循環利用試點,全國家電行業首個綠色再循環互聯工廠建成投產。
向“綠”而行,向“新”而生,是為了更好地“向未來”。從參與大會推介的200個青島項目的合作需求看,主要包括人才引進、股權融資、招商合作等多個方面,其中30個項目有融資需求,累計計劃融資金額為476.6億元。
隨著更多“綠色”能量的注入,青島將迎來更具活力和韌性的未來。
(作者 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