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新人物志】穿上鞋跟我走!CityWalk青島發起人邀你慢節奏逛島城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吳陽 寧冠宇)
日行3萬步的“特種兵式旅游”之后,這個夏天,最受年輕人喜愛的新型旅游方式莫過于CityWalk(城市漫游)。
在青島,活躍著一個名叫“漫游星球”的組織,每到周末傍晚,由二三十人組成的小隊伍,開始在老城區的紅瓦綠樹間“沉浸式”漫游。“CityWalk的路線需要精細規劃,年輕人在參與活動社交的同時,也可以對青島的歷史文化有所了解。”小fu是“漫游星球”組織的發起人,而CityWalk就是她組織的活動之一。
自今年6月份開始,小fu已經組織了一百多人參與CityWalk活動。參與者們一起漫步在青島的城市街頭,聆聽老建筑講述的故事,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這種慢節奏、互動式的旅游方式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
“不是隨便一條路都可以CityWalk”
和很多“新青島人”一樣,小fu從青島大學畢業后,選擇留在青島定居。“上大學的時候有一門課叫《青島地方史》,老師會帶我們去看一些青島的老建筑,我當時就對這個非常感興趣。”小fu告訴記者,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也是跟青島老城故事有關,一來二去,她對青島的城市文化、老城區建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青島是一個很宜居的城市,留在青島定居后,我產生了多交些朋友的念頭,所以就成立了‘漫游星球’這個組織。”小fu說,“漫游星球”一開始是基于自己的社交需求成立,后來漸漸演變為青島年輕人擴展社交圈子的平臺。
在“漫游星球”社交平臺的主頁,小fu這樣寫道:“青島后浪聚集地,通過有趣的事認識有趣的人。”在前期設想中,“漫游星球”會不定期組織線下讀書會、戶外徒步、茶話會等社交活動。“CityWalk的概念不算新鮮,一開始我也規劃了類似的活動。”小fu說,今年夏天,隨著City walk概念在互聯網平臺上火爆,6月份的時候,小fu順勢組織了第一場CityWalk活動。
“CityWalk的路線多選擇在市南、市北的歷史文化街區,這些地方在建筑和文化上比較有特色。”小fu告訴記者,不是隨便一條路都適合CityWalk,前期需要精細規劃。活動前期,小fu會先查資料進行大概了解,然后再實地走一遍感受,“我想講給大家聽的點還在不在?應該用什么方式呈現,這要一邊走一邊思考。”小fu說,實地感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向當地人請教,會有很多意外收獲。
壓馬路和導游相結合,主打慢節奏
CityWalk最早的概念來自英國倫敦,意思是“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指的是在專業領隊的帶領下,有計劃地行走在一條精心設計的城市旅游路線上,以旅游視角探索城市的變遷、歷史與文化,深入地感受一座城市的溫度與厚度。
在小fu的理解中,今年夏天流行的CityWalk被年輕人賦予了不一樣的含義。“壓馬路可能是三五好友,是你之前就認識的人。但是CityWalk多了很多社交和文化上的內容。
小fu說,年輕人在工作之后,社交的圈子大多局限在工作地點,參與CityWalk的時候,不僅可以了解到精心策劃的路線背后的城市故事,也可以拓展社交圈子,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每經過一個有特色的地點,我都會停下來給大家講解,也會準備一些小卡片方便了解老街區背后的故事。”小fu告訴記者,經過本土化改良的CityWalk,有壓馬路和導游相結合的意思。
參與CityWalk的人,有一些是外地游客通過社交平臺找到她,但大部分是本來就生活在青島的年輕人。“有些人跟我一樣,雖然目前生活在青島,但因為來青島的時間不長,對青島的了解比較少。”小fu說,還有些年輕人,雖然出生在青島,但是對青島的歷史文化也了解較少。“像青島的里院,在經過商業化改造后,可能很多人已經不了解這個老式建筑在歷史上存在的背景和價值。”小fu說,年輕人在CityWalk的過程中,增加對青島的了解,也會加深對這個城市的歸屬感。
放下手機,持續探索回到生活的社交
你有多久沒跟朋友見面了?“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是當下年輕人普遍面臨的問題。讓年輕人能用更輕松愉快的方式交到朋友是活動的主要目的。”小fu說,看到大家通過線下社交認識一兩個談得來的朋友,自己也感到非常開心。“看到他們一起出去玩的朋友圈,感覺是對我組織這個活動最大的認可。”
“有很多朋友對青島當地的一些老村落比較感興趣,在城市系列之后,會考慮開始一個新的路線。”小fu說,目前有讀書會、戶外活動類的社交形式,但總體還處于探索狀態。“將來,基于活動參與者的真實體驗,還會不斷優化,讓年輕人可以放下手機,參與到更有趣的線下社交中來。”小fu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