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市長“督戰”市直企業擂臺,“大”要有大的作為!
國資國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在發展中要顧大局、辦大事、算大賬,展現大作為。
8月16日下午,“市直企業擂臺”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行。市委書記陸治原主持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作工作部署,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魯明、市委副書記張惠出席。
市直企業擂臺
7月18日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被認為是新一輪國企改革啟動的標志。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的改革,將是每一家國企面對的核心命題。而發揮好國企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帶動作用,建好、用好、管好國有企業領導班子隊伍至關重要。
在這個背景下,在沖刺三季度、決戰決勝全年的關鍵時點,青島舉辦“市直企業擂臺”,且書記市長現場“督戰”,更顯意味深長。
這場擂臺賽不僅是對市直企業“關鍵少數”能力、擔當、作為的集體“檢閱”,也為青島國企進一步明確發力方向,擰緊責任鏈條,激發改革創新凝聚了更大動力和活力。
01
與城市發展“共舞”
與超200萬戶市場主體相比,青島29家市直企業“數量級”不高。但是,這個群體體量大、貢獻度高,是全市“穩增長、促發展”的中堅力量。
截至2022年底,29家市直企業資產總額2.7萬億元、營業收入6503.1億元、利潤總額358.9億元,同比增長4%、12.7%、-6.9%;2023年上半年,市直企業三項指標分別為2.9萬億元、3350.8億元、197.1億元,同比增長8.0%、10.2%、7.5%。
今年上半年,正值青島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關鍵機遇期及實體經濟振興發展關鍵窗口期,青島市直企業匹配城市發展戰略建立了“雙千億”項目清單,在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的同時,培育壯大戰略產業引領產業鏈延伸發展,項目個數、投資額度均超過去年同期水平——總投資5354億元的157個項目,已開工投資112個,開工投資率達71.3%,已完成年度計劃投資246.05億元,同比增長10.9%。
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首臺盾構機“國信號”首發
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更要為保障民生發揮有效作用。上半年,公共服務類企業積極為民生提供基礎設施和生活服務。其中,青島機場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分別同比增長84.4%、123.3%、13.6%;城運集團客運量累計完成3.2億人次;地鐵集團運營線路7條,累計運營1421.94萬列公里,累計運送乘客2.1億人次;能源集團為169.14萬戶提供供氣服務,為119.76萬戶居民提供供熱服務;水務集團累計完成供水總量1.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86%。
在上一輪國企改革三年行動(2020-2022)中,國務院國資委多次對各地區重點改革任務進行整體評估,青島市在所有“大考”中均獲最高等級A級,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02
拉高標桿,互學互鑒
市直企業質量關乎青島經濟發展全局,其國有屬性還意味著特殊的責任擔當——作為管理者,打理國家、人民財產,需要按期向出資人匯報工作。
按照安排,市直企業分兩場登臺亮相。參加今天打擂的11家企業分布于競爭類、平臺類、功能類、金融類和文化類行業,企業“一把手”依次登場,在8分鐘時間內,從報告2022年至今以來穩增長工作措施成效,到分析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再到下一步重點工作打算,進行全方位工作述職。
聚焦創新引領,競爭類企業向著世界一流企業邁進。
“青啤在藍谷投資6億元建設全球釀酒領域科技研發能力最強的研發中心,并與國內外40余家國內外頂級科研機構聯手,實現科研從單點突破到平臺創新的躍升。”青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克興表示,2023年5月,青啤集團入選山東省爭創世界一流企業培育名單,下一步將以此為主線,在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中彰顯青啤擔當。
青島啤酒智慧產業園
“2023年是澳柯瑪品牌年、產品年和效益年,堅持創新引領,品牌賦能,新一輪倍增計劃順利起航。”澳柯瑪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江表示,澳柯瑪將打造智慧制冷領先的國際一流創新科技企業,為中國制造贏得世界尊敬。
推動資本驅動,平臺類企業“領投”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建輝說,集團先后投入近55億元,打造現代海洋產業鏈;金融板塊累計助力近40家企業通過IPO或并購實現上市,“金企通”累計提供超500億元金融服務;城市開發板塊,膠州灣第二隧道啟動全面建設,海天中心全業態穩定運營。
海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魯強說,集團聚力發展壯大七大產業集群和16個現代產業園區,搭建青島市集成電路控股平臺;推動組建健康產業控股集團;全市首個世界500強歐力士中國區域總部啟動運營;組建環保集團搶跑綠色產業“新賽道”;東方影都成為中國電影的“國家隊”。
東方影都成為中國電影“國家隊”
華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永亮說,作為全市唯一公共數據運營試點企業,聚焦數據資源化、資產化、價值化,在全國率先探索數據資產評估和數據信托業務,上線金融、醫療兩個場景專區,著力打造公共數據運營“青島模式”。
突出攻堅克難,功能類企業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中成效顯著。
地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君表示,青島地鐵三期7條線199個工點進場,進場率達95%,創各期規劃同期最高,首座車站已封頂;4號線提前4個月高質量開通,運營線路達7條、315公里,穩居全國第十,主城區初步成網。
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焦明偉表示,集團實現了思想觀念由“城市機場”到“機場城市”的深層次變革,主動靠前開展上合國際航空樞紐、上合自貿空港等頂層設計。當前,國內客運量已恢復至疫情前的110%,國際貨運量較疫情前增長38.7%。
城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元斌表示,太平山改造提升工程7.9公里環山綠道串聯了55個景點,成為市民、游客踏青休閑的網紅地;總投資123億元的重慶路快速路,是全市近年來投資額、實施難度最大的市政交通項目,正全力打造城市交通標桿工程。
服務發展大局,金融類企業與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同頻共振。
青島農商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錫峰表示,上半年,對全市實體貸款投放突破2400億元,增量突破136億元,真正把金融活水注入實體經濟發展。
青島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景在倫表示,緊盯重點建設領域,金融賦能城市更新。低效片區開發建設授信超130億元,交通基礎設施授信超110億元,市政建設授信超70億元,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授信超50億元。
提升軟實力,文化類企業打造融合發展“新樣板”。
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賈慶鵬表示,集團與歌爾等頭部企業共建了虛擬現實領域目前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創新中心;“海洋科普VR體驗館”入選全省首批虛擬現實公共應用體驗項目,是我市唯一入選項目。
03
緊盯“關鍵少數”
在擂臺上,部分市直企業負責人坦言,當前經濟發展環境的不確定性較多,企業經營面臨較大壓力和挑戰。但從更深層次看,核心還是企業自身存在一些亟待提升改進之處。比如,有的企業創新意識不強、資本運營效率不高、品牌溢價能力有待提升等。
對待這些問題,市直企業負責人毫不遮掩,體現了對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事實上,這些痛點難點,也是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要啃下的“硬骨頭”。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統一部署,下一步,國有企業要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扎實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如何讓改革舉措做到“形神兼備”,青島的破題思路之一,就是加強頂層設計,緊盯“關鍵少數”,“市直企業擂臺”正是改革“動真格”的一種創新探索。
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家精神的一個反映和擴展,關乎創造與冒險、合作與進取。而“關鍵少數”在國有企業中的獨特地位,決定了企業的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價值創新等“冒險”活動需要由“關鍵少數”來承擔。
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國資國企要于變局中開新局,“關鍵少數”要審時度勢,善于搶抓機遇;要一錘定音,敢于迎難而上;要親自抓改革,以上率下,帶動“絕大多數”的履職盡責。
當前,正值青島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關鍵機遇期及實體經濟振興發展關鍵窗口期。以“市直企業擂臺”為契機,期待青島國資國企在“關鍵少數”的帶領下,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以扎扎實實的大擔當創造實實在在的新業績。
作者|劉蘭星